第025章 教授要走近看(第2/2页)从政典范

空气好,难道就不想体验一下,我在这里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

    “小麦基地搞好以后,我再来吧。但愿教授此行成功。”

    张敬民说:“连饭都不吃一顿就走?贵山也有好吃的东西呢。”

    “谢谢了,还是要走,家里事情一大堆呢。后会有期。”

    黄平权还是走了。农教授也不休息,坚持要马上行动。

    几个人围住教授商量了一下。成峰认为去谷地好一点,那里地势平坦,土地宽广。张敬民说了另一个点岩窝,那里地势较高,搞种植基地有典型示范意义。车向前考虑两个点各有利弊,建议都提供给教授,无非多跑点路。就这样统一了意见。

    农教授听完,说:“那就两个点都看,先从远处的点看起。”

    成峰说:“我就喜欢这样。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车向前就不跟去了,留在局里,负责后勤服务。前面有张敬民和成峰两位陪着就行。

    出县城,一路向南,小车蜿蜒前行。农教授满怀兴致,隔窗观看景致。路边的田地里,庄家长势正好,苞谷已经齐腰高了,绿油油的,瓜豆蔬菜也茂盛地生长着,白色的豆花,黄色的瓜花,大小不一,争相斗艳。庄稼虽然不错,却挡不住后面的山坡上的荒凉。几乎所有的山头都是光的,山腰山脚的树木更是寥寥无几,路过的村庄,也少有绿色覆盖。这些年来,贵山的绿化面积一直在减少,森林覆盖面积一度缩小到不足百分之十,城郊五六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基本上是没有多少树木了。连灌木都被年年乱砍滥伐,开荒造地的恶果。

    看得出来,农教授主观感觉不好,眼睛半眯缝,脸色凝重,像挂了霜。张敬民和成峰也一样,平时看多了,倒没什么,今天手受教授的表情传染了,情绪也很低落。

    默默无闻地行了两个多小时,教授突然把手伸出去,指着有一片绿荫的地段:“那是什么地方?”

    张敬民转头望了,正要开口,成峰已经说了:“小流域治理区。”

    “什么小流域治理区?有多大?”

    成峰说:“敬民说吧,你的地盘你熟悉。”

    张敬民就给教授介绍:“是我们实施的一个项目,一条长二十华里的小河,沿着两岸进行以控制水土流失,减缓防止石漠化侵蚀而实施的山水田地林改造,流域环境维护系统工程。”

    农教授嚷道:“站下来站下来,我们先去看看!”

    成峰停了车,教授急不可耐地下去,走到高处眺望。看了一阵觉得不过瘾,反复问了几遍,说:“能不能陪我再走近一点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