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推心置腹(第1/2页)从政典范

    thu jun 02 19:51:11 cst 2016

    去花山接孩子前,贺国荣就有打算,还是找个时机,与父亲多说些话,假若有一天,我向组织递交了申请,组织也欢迎的话……说到这方面的内容时,一定不要让父亲敏感。但要想知道父亲内心深藏的事情,不摊开来说,又怎么可以?贺国荣在纠结中带孩子陪父母过了大半天,吃两顿饭,母亲做好多菜,不停地问:“好不好吃。”贺国荣还没有把菜送进嘴,就说:“好吃好吃。”下午祝明霞赶来了,抢着在厨房收拾碗筷。有机会说话了,母亲空闲了,却要来参与活动,抱着孙子亲热,称赞他跟着爷爷学了不少东西。

    有一首百余字的儿歌,他竟然一字不漏地全文背了下来:

    白发姥姥,癫头癫脑,一步一步,要过木桥;桥高板狭,吓得兴跳,两脚一软,突然跌倒;孩子看见,吃惊不小,赶快上桥,扶起姥姥;替她拍灰,为她拾帽,踏稳脚步,送她过桥;送她回家,然后到校,老师问他,问啥迟到;他把这事,细细报告,老师赞他,很好很好。

    小远驰有声有色,背了小手,学着儿歌里面的姥姥,一颠一颠走路,忘词了,就看爷爷的嘴巴。祝明霞都跑出来,弯腰细听,听完抱着他热吻,说,干脆不回去了,让爷爷继续教。小远驰受了夸奖,骄傲起来,挺胸迈步,洋洋得意。问他要花山还是要贵山,他说要花山。他真心不想回去,在这里有的是自由自在。虽然是粮站的老旧宿舍,但是很宽敞,前院后院都是绿荫环抱,鸟雀争鸣,鸽子咕咕叫。小远驰每天和爷爷厮混,院子是操场,爷孙俩一个当马,一个当骑手,威武豪迈。

    贺国荣跟着儿子念儿歌,体会儿歌的蕴含,最终没有多说,没有去触摸父亲内心深处敏感的神经。

    贺国荣咬嘴唇,揪衣襟,车向前都看见了。

    车向前看出来他犹豫,因为转干的风波,他心有余悸,平常说话,谈到转干,他都说,还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别再说了。将来,将来难道还会有人要翻老账?你这样工作,这样小心做人,是人都会理解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光转干,还要入党,要提拔,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后,看谁还敢!

    车向前说:“你是合格的,工作表现,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为人处世,这些都不说了。我要走了,将来我回来单位,也是客人了。我现在不抓紧追着你,我就会后悔,不能让我遗憾一辈子。”

    贺国荣不能再沉默了,他把父亲的历史存在有说不清楚的问题说给车向前。在真关心的领导面前,隐瞒一切,他做不到。那是最大的不礼貌,不尊重,不真心。

    “哦。”车向前知道了真相,略微欠欠身子,张大嘴咳出一口大气。“怎么说呢?到了今天,这样的问题还算数?还有人当成大问题,来做文章?”

    车向前说:“刚好我这里有个例子,我说给你听,和你的事简直毫无两样。”

    说的是他当年一个同事,过去也有历史问题,解放初期被国民党县党部书记裹挟,参加了所谓的忠义救国军。他被判了几年刑,出狱后回到家乡务农。他有文化,乡下缺教员,他就来代课。后来的纠缠一直不断,一有运动,他都要被揪出去,挂牌游街,劳动改造。好在他的儿子成器,我要说的就是他这个儿子,大专毕业,分了工作,不远,就在我们县里,……这还不是今年,是去年的事。单位党支部按程序研究通过,报到机关党委,机关党委很跨就批了。他父亲专门和我说了这个事,感觉时代真的变了。儿子加入了党组织,他跟着感到光荣,心里头的石头放下来了,他说他现在轻松得很,什么思想包袱都没有。快六十岁了,就像多干点事,一个星期十八节课,还嫌少。劲头来了,精神面貌大改。

    我这个同事说得不错,现在是一个崭新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的是现实表现,对新时期各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你认同了,发自内心地要积极参与,为国为民做新的贡献,这就是你的真实表现,不因为你父亲的过去而影响你的进步。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还不是有参加了国民党的?从国民党部队投诚过来的人,甚至于当时抵抗被俘虏的人,后来还不是有的参加了我们的组织?问题的关键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本质的变化,这样的人怎么能被排斥在组织之外?这样我们这个组织就不会伟大,就不会聚集高素质的人才,来更好地带领全体人民向前发展。这样的话,国家的繁荣从何说起?

    谈话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最后的结果,贺国荣答应今天写好,誊正,明天就交党支部。

    “这就对了,你要找个机会,和父亲好好交谈一次,不要提及你还是问题,说说现在的大环境,新时期的新要求,新变化。当然,最能让他返现包袱,还是作为儿子的进步。”

    谈完话分了手,车向前一个人兴致勃勃来到西门桥上。他站在去思碑前,好好地看一遍那三个字。字体并不怎么艺术,但是想想它的含义,就会让人产生浮想。他在县志上寻找,找到了一排字:嘉庆十九年,贵山饥荒,官府开仓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