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七说八说不一样(第2/2页)从政典范
三户农户,两个企业,下午总结座谈。
县四大班子率部委办局,人民团体,驻县中央省地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还加上在县委大院上班的,五百多人在县委礼堂聆听了报告。
蒋书记报告没有用讲稿,却说得很流利,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恰如其分,贵山的人口总数,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计划生育水平,财政状况,一一道来,如数家珍。下面的干部们静悄悄地听,刷刷地记,根本没有人讲小话。
蒋书记谈话中,有针对性地就修水电工程说了十来分钟。坐他旁边的龚祥兴心里一阵紧张,生怕蒋书记说着说着情绪激动起来,点了名字批评,当着全县干部,情何以堪?他尽量使身体不动,只用余光瞥下面第一排,张敬民勾头记录,卢跃进看着主席台微笑,罗大放看的是主席台顶上的灯,腮帮凸出,像含了核桃,时不时扭头看旁边。
蒋书记转述了一些领导的看法。有人主张,要通报批评贵山县委,要责成贵山县政府写检查,要给以主要负责人纪律处分。也有人说,虽然他们越了级,搞了黑工程,但毕竟不是为了谋私,而是为了地方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是好的。再说到省里跑下来的钱,好歹也是落在贵山,也算是为贵汇地区增加了固定资产。
说完这些,蒋书记说自己的看法:你们已经把生米做成了夹饭,叫我怎么办?总不能叫你们把大坝扒掉吧,那么多水也找不到地方存放呀。会场里一阵嗡嗡声,大家听明白这事情总算过去了,都松了一口气。
蒋建琪热情洋溢说:“玻璃河是贵山县境内最大一条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要说因地制宜,建设水电厂,是最有前途,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一点也不为过,算是一个真正的好项目,不抓紧时间干,让那河水白白流淌,实在是不甘心。你们最初方案提出来不算一帆风顺,县里还有些阻力,幸好支持的人占大多数,经过做工作,少数几个人终于转了弯子。贵山县这么穷,不从根本上冲出一条路,贫困落后的面貌就不可能改变。”
这番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中午在招待所食堂就餐,龚祥兴觉得那口味太差,就给马运昌说,招待所的现行管理方式要改一下,得学学地委招待所,承包出去,自负盈亏。
马运昌把办公室主任叫过来,说:“书记刚才安排了,招待所的管理方式要改,就按照书记的要求进行落实,随时向书记汇报。”
龚祥兴说:“他应该向你汇报才是。”
主任说:“两个领导我都要汇报。”
马运昌说:“那你得分清楚主次。”
龚祥兴说:“这么认真。”
马运昌说:“还是认真点好。”
办公室系统都是龚祥兴安排进来的人,现在随便动到哪一个都要惊动他。前不久因为一个秘书科长,还产生了误会。
龚祥兴要下乡,要这边秘书科长跟着。马运昌不知情,之前安排给科长一份材料,时间差不多了就找科长。找不到,谁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没办法只好自己整理材料,以致上报地区晚了被批评。马运昌批评办公室主任指挥不灵。一周后龚祥兴见了他,说:“我调不动政府的人了。”
马运昌说:“是哪一个?我查一查。”
龚祥兴说:“查啥?都是我不好,想用政府的人,事先应该向县长请示汇报。”
马运昌说:“什么事情这样悬乎?”
龚祥兴说:“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以后我记住就是了。”
马运昌说:“你又不说清楚,让我怎么办?”
龚祥兴说:“我说出名字来,不敢保证他以后有好日子过。还是不说吧。”
马运昌给主任强调:“书记说的,承包出去,自负盈亏你记住了吗?”
主任心里不情愿,但当着书记的面,只好点头说:“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