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只能是借调(第2/2页)从政典范



    张敬民收了录音笔,说:“那份报告是谁写的,马县长你该明白了吧。”

    马运昌连连摆头说:“敬民呀,你这是在干什么呀,你就这样不信任我?我说他材料写得好,你就偏偏让他出丑,搞个录音证明材料不是他写的。你为什么不直接问他,然后让他写一个书面材料呢?那样做有多光明正大呀。”

    张敬民嘿嘿笑说:“我是使用了小动作,因为我对这个人了解呀,不这样他就不会说真话。现在,事实证明了那份报告,被你一直称赞的材料确确实实是另外一个同志写的了吧。县长呀,为了证明一个人的清白,免除他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我这样做也是情有可原啊。想想看,这样的造假行为不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极力反对的吗?”

    马运昌叹息着:“敬民呀,没想到呀,要我怎样说你才好呢?我不得不佩服你呀。为了一个下属,你花了这么大的功夫,这样做真的值得么?”

    “值得,真的值得。我们好多成绩,就是靠这些下属在兢兢业业地干,他们一直默默无闻,可是我们注意了什么?我们不是口口声声都在说,要关心培养那些默默无闻,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任劳任怨的同志,不哟啊让他们吃亏么?我们好想只看见几张熟面孔,觉得这样的人听话,肯办事,办公事的同时也在办私事……”

    “好啦好啦,敬民呀,你的说教也多了点。说多了,就成了空头理论了。还是务实一点吧,姓李的你不用,不用就算了。这个姓贺的你一定要推荐,行了,答应你,不过不是马上就让他到位。要有一段时间的考验。先借调,同意有办公室安排,让他多接触一点工作面,一段时间以后,真的可以的话,就正式调,同时明确科长身份。敬民呀,这样该可以了吧。”

    张敬民说:“好像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如果我再有要求,反而是我的不是了。真不知道要怎样启发教育他,是他能够认识到想成为人才,受到重视有多难。不过这也应该,年轻干部多经受一些挫折,多积累一些经验,对成长有好处。只要是心态平稳,能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领导,也会珍惜这样的经历。”

    “敬民呀,这样吧,特事特办,马上就帮你办借调手续。”

    马运昌把华翔叫过来,交代了这件事,因为是借调,就不用开会研究,今天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