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煮了三锅面条(第2/3页)从政典范

一杯水,周华山开了口:“为啥我们今天才来面见张县长?大坝建好了,水蓄起来了,电站也发电了,该理理我们的事了。”

    谢静雅说:“可是他还没有回来,你们是不是……”

    周华山就环看大家,一边眨眼一边问:“张县长不在家,我们是等还是不等?”

    他们看到他眨眼,就说:“那我们就等一下好了。”

    说着张敬民就来了。

    张敬民认得周华山,先和他握了手,说:“你们搬家了,情况怎么样呀?”

    大家叽叽喳喳说起来。

    周华山站起来双手展开向下压,说:“能这样闹哄哄的,说啥子人家听得清楚呀。要有头有尾,有条有理得来嘛。”

    就有人说:“还是华山统一说吧,反正只有你懂,你就当全权代表了。”

    周华山就把刚才和谢静雅说的话又重复一遍。

    张敬民说:“是的,大坝修筑的时候,我是指挥长,哪个时候的移民安置工作同意有指挥部负责。后来县里专门成立了移民办,这方面的事情就交给他们去办了,分管移民办的是吴县长,你们去找了没有呀?”

    周华山说:“去过了,我们问他什么时候准备新建火电厂,移民安置经费是不是一样,结果主任大人一问三不知。”

    张敬民说:“确实他不知道,修建火电厂的事,八字都还没有一撇,谁告诉你们的呀?”心想这个秘密要保,怕还困难呢。

    周华山说:“我们也是听来的。我们本来要去找吴县长的,我们又听说吴县长不管火电厂,我们就分析是张县长在管了。我们来找你也是无奈,不是不想去找吴县长,吴县长是外地人,是流动的水,你是我们贵山人,你是不会动的岩。我们今天找他,明天他就走了,我们还来找谁呀,所以,只好要找你了。”

    张敬民说:“是的,说什么呢?虽然我已经不管这方面的工作了,但不等于不关心你们呀,我本来该去看看你们的新家,看看你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为了这个电厂,你们付出最大,全县人民都要记住你们才是。”

    周华山说:“那是过去的话了,那个都会这样说的,大家一起来,主要还是要谈点实际问题。连你张县长都说这付出真的太大了,那能不能再帮助我们一下呢?”

    张敬民说:“不是说把你们搬走了,就不管了,完全不是,你们更不要这样想。还有好多事,我们都要一件一件地来。饭要一口一口吃,对不对?”

    谢静雅突然就问他们有没有吃饭?一队人你看我我看你,是呀,都说要安排集中吃饭,可是进了张县长家,就好像忘记了。

    谢静雅说:“做饭来不及,是不是给大家煮面条?”

    见大家都不说话,有的在吞咽口水,就是这么会回事了。谢静雅就放锅烧水,叮嘱张敬民说不要让他们走了,她赶紧去割肉打成肉沫来。

    菜场不远,十五分钟就回来了。

    有两个妇女主动上前帮忙,剁了肉末,炒制了辣酱,谢静雅看着几个碗碟,感觉单调了点,又炒了十个鸡蛋。心里计了一下人头,这锅小了点,得连续煮三次,恐怕才够吃。

    周华山看着面条煮好了,端上来了,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们这九个代表里头,有两个和县长你同姓,是什么意思张县长大概也明白,我们这是来走亲戚了。可是动嘴之前,有句话我要先说了,你们说今天这顿面条吃下去了,我们还能在这里啰嗦么?”一边拿眼角瞅大家一边搅动筷子,嘘呼吞下一大口。三口他就吞下一碗,第二碗端上手,一抬头看见一个人进来,吓一大跳,端着碗不动了。

    来人是罗大放。周华山和他好熟。

    罗大放对张敬民说他从外面走过,心血来潮想看看张县长家里什么情况,一看果然人头攒动,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就进来了。

    见周华山站着不动,就说:“县长家的面条怎么样?”

    周华山耸耸肩:“怕见你这个罗汉,越怕见越要见。你是我们的克星,在这贵山县里头,我周华山谁也不怕,单单就怕你一个。”

    罗大放说:“老周你吃了几碗,还要加不加?”

    周华山说:“罗书记你要批评我了,你还是问清楚了再批评,原本是我们不吃,他们夫妇两个反复相劝,特别是夫人,热情得不得了,我们咋办?事情还没有说,就先吃了,现在好了,吃了县长家的面条,说不出话来了。”

    张敬民说:“咋说不出话啦,说呀,该说什么还得说呢。”

    突然门外面有人喊:“老亲家。老亲家。”

    大家回头,罗大放说:“诶,来找我的。”站在门口问:“你怎么来了,大熊二熊呢?”

    “在那边吃着小嘴嘴,我叫他们不过来了,一会儿我回去找他们。我们先去了你的单位,他们说你上街来了,来到街上找人又问,有人指给我们说,看到你进这里面来了。”

    “算你的运气好,这是张县长家。来见一下,张县长呀,他是我干亲家。”

    干亲家赶忙对着张敬民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