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女巫与股神(第1/2页)1937全球速递

    约翰花了整整三个晚上,才看完了那几“女巫”。只可惜,最近的一也只记录到了1865年夏天,里面真正有实际利用价值的信息并不太多。

    即便如此,约翰也感觉获益匪浅了。据老科利尼厄斯也曾经留下过一批这样的日记,是不知道威廉爷爷去世分家产的时候落到了谁的手里。

    不过有趣的是,约翰在其中的几篇日记中看到了一个后世很熟悉的名字——哈撒韦公司。没错,这家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纺织厂是后世“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投资控股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前身。

    历史上,巴菲特是在165年收购的这家公司。当时他认为该公司的股价远低于营运资产净额,应该有利可图。可是这家纺织厂因为无法抵御国外廉价纺织品的竞争,始终无法扭亏为盈。

    最后,巴菲特只能遣散工人,关闭工厂,将其变成了自己资运作的空壳。结果,经过一系列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巴菲特把各种各样的资产打包装进这家公司的空壳里,形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世界最赚钱的资投资控股公司。

    巴菲特接手哈撒韦公司的时候,公司净资产只有多万美元,到了13年公司市值已经达到了66亿美元的规模。更恐怖的是,这家公司只有166万股。也是,该公司的股价高达16万美元,是当之无愧的球第一高。

    后世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你在156年把1万美元交给巴菲特,那到了13年将获得大约7亿美元的收入,而且是税后的。

    在约翰穿前的1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位列世界5强第11位。每年公司开股东大会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富翁们都会蜂拥而至,倾听巴菲特指点迷津。在这些前来向巴菲尔取经的富豪中,要数来自中国的“暴发户”最为积极。每年都有数千名“中国土豪”一掷千金只为一张股东大会门票。

    约翰前世曾经看过新闻,因为来参会的中国人太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居然专门开辟了中文分会场,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普通话同声传译服务。

    当时,还有同事问过约翰,这些中国商人既然连英文都听不懂吗,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跑来参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业务重心也不在中国啊。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中国土豪”压根不是来向巴菲尔取经的。这些人来这里只不过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学几个新名词,好回去向其他“土豪”炫耀,彰显自身档次罢了。

    今天看了亨丽埃塔-格林的日记,约翰才知道原来哈撒韦公司居然是这位“华尔街女巫”与捕鲸业大亨霍雷肖-哈撒韦联合投资创办的。亨丽埃塔-格林和沃伦-巴菲特,这两位相隔差不多1年的华尔街大亨,共同造了哈撒韦公司的辉煌,想想还真有点意思。

    虽然亨丽埃塔-格林日记里的这些信息看似没用,但却也给约翰提了个醒,也许他现在可以针对哈撒韦公司和巴菲特做一些特别的安排,没准以后会派上大用场。

    约翰前世可是读过《巴菲特传》的,知道他出身自奥马哈(内布拉斯加州城,每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都在此召开)的一个名门望族,他们家近百年来在当地政界、商界很有影响力。

    不过算算日子,巴菲特现在还是一个只有1岁的毛孩,忙着利用节假日沿街贩卖可口可乐赚零花钱呢。明年,他巴菲特才会在他那个股票经纪商父亲的影响下,购买生平的第一张股票。

    所以,现在往巴菲特身上投资还为时过早。几十年后的事情变数太多,谁也不准将来这子会发展成什么样。不过他的父亲,豪尔-巴菲特倒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对象。

    目前,豪尔-巴菲特在美国证券行业里还算是有一点知名度。虽然生意做得不大(跟那些华尔街大鳄比确实不大),但他早年干过报纸编辑,文笔非常不错,又善于观察市场变化,经常会有一些分析文章在专业期刊和报纸上发表,是一个有名气的“行业专家”。

    而且,据约翰所知,巴菲特家一连几辈都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共和党骨干。不止一个成员代表共和党参选过当地市长和州议员选举。豪尔-巴菲特人更是个死硬的共和党。历史上,他曾在14至148以及15至15年间,两次担任国会众议员。

    正好威廉即将执掌共和党众议院国委员会,总揽党内众议员竞选事务。等豪尔-巴菲特明年出来参选的时候,少不了要寻求威廉的支持。到时候,老范家只要稍微表示出点善意,相信巴菲特这种来自中西部州的家族会主动向他们靠拢的。因此,约翰想要获得巴菲特一家的“友谊”,对他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哈撒韦公司,约翰的考量实际地多了。他的目标很明确——制作降落伞用的尼龙。

    目前,尼龙这种新型纺织材料完被杜邦公司所垄断。虽然杜邦家把尼龙丝袜卖遍了世界,但其他纺织公司却并不愿贸然进入尼龙纺织领域。归根结底,是因为在6年代以前,纺织业的利润还是不错的,大部分纺织公司都不想平白增加经营风险。

    以至于二战期间,由于杜邦公司无法满足军方的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