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第1/2页)大宋九千岁

    晏殊直接把这国书翻译了过来!

    其实赵祯等人,早就知道是什么内容了。

    上一年的岁币送到辽国之后,这辽圣宗耶律隆绪就有些不满。

    已经二十多年了,这岁币依然是银子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其实不是北宋给的少了,而是这几年辽国有了长足发展,银子不够用了。

    可是,靠着穷山恶水,想弄银子,实在是不容易。

    就有大臣给耶律隆绪出主意,可以提高岁币数额嘛。

    耶律隆绪一想也是,当初自己打败了都能弄来三十万两,现在施加点压力,弄到五十万两应该不难吧?

    所以,随着护送岁币的宋朝军队,大辽锦银郡主萧茵和副都统耶律蒲奴次子耶律雄为正副使者,出使北宋。

    目的,当然就是提升岁币数额,顺便一探大宋的虚实。

    为了便宜行事,耶律隆绪还特意给了萧茵几张印有国玺的空白诏书!

    这也是眼前这份国书的来历。

    宋朝的群臣也没有傻子,可是人家提出来了,如何应对,自然是一个问题。

    北宋承平二十余年,民不好战,连澶渊之盟的耻辱,已经有许多人都忘记了。

    而这件事,为什么刘太后不出面呢?

    其中有些缘由。

    在赵允让穿越之前。而刘太后寿辰将至,打算让赵祯和群臣一起给她拜寿。

    她已经垂帘听政多年年,现在,她想由天子带着群臣来拜寿。

    此念一出,别人还没说话,范仲淹就跳了出来:“不行!太后过生日,是皇帝的家事,扯上文武百官跪拜,岂不乱了后世的体统?”

    范仲淹越说越激动,干脆连还政于皇帝甚至让刘太后退居深宫的话,也说了个痛快。

    刘太后当然不满意,一生气,就把范仲淹贬出京城。

    范仲淹是被贬了,可是刘太后对这件事念念不忘。

    换句话说,刘太后治理了几年,国家治理的还算不错,所以多少也有点别的心思。

    本想着用生日试探一把,没想到群臣反应这么大。

    虽然在交子一事上,刘太后和赵祯合作的还算不错,可是老太太还一直想着拜寿这事呢!

    本来打算过年的时候再提一次,结果大年三十晚上,京城三司库房爆炸。

    就这么一直拖下来了。

    前两天刘太后又是有意无意提起此事,赵祯直接给回绝了:“既然是家事,儿臣磕头就好,何必用群臣!”

    赵祯也不傻,真要是自己带着群臣拜寿,不就等于坐实了女皇的称号了。

    这事儿唐朝出过一回了,在大宋还是免了吧。

    所以,这几天刘太后什么也不管,和赵祯顶着牛呢。

    这萧茵也不会挑时候,拿份国书就递上去了。

    刘太后一看,正好,赵祯你不是本事吗?

    干脆,这件事你自己解决。

    赵祯还真没什么经验,主要是刘太后也没给他机会!

    后来转念一想,这里面有赵允让的事儿啊。

    干脆,推给他得了。

    赵允让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还以为这就是萧茵的意思呢!

    其实萧茵还真没有指名点姓让赵允让出头。

    赵允让拿着晏殊翻译过来的国书回到碧落山庄。

    萧茵的国书写得非常清楚。

    这次提高岁币数额是大辽皇帝耶律隆绪的意思,既然大宋坚决拒绝,那么就三阵赌输赢。

    大辽胜了,大宋必须将岁币提升到五十万两。

    大宋胜了,即刻回转大辽,不再提此事。

    这特么简直就是霸王条款啊!

    对了,你赢了,是你的;输了也没什么损失,哪里有这种好事啊?

    不行!

    赵允让直接拿着自己的方案找赵祯去了。

    要答应,这活就干!

    不答应,就算了!

    赵祯一看,赵允让的方案还真给大宋这边提气。

    赌阵如果赢了,大辽归还燕云十六州!

    这不是胡扯吗?

    就这条件,耶律隆绪自己恐怕都作不了主!

    你让一个郡主怎么办?

    不过赵允让坚持让先送过去!

    赵祯无奈,只得送过去了。

    果然,耶律雄一看就炸了,就是萧茵也气得不轻!

    这明摆着是耍赖嘛!

    几经沟通,终于达成协议,谁赢了,多得十万两。

    赵祯大奇:“这是你的目的?”

    赵允让得意一笑:“当然,你要是一开始就和他们提出来,说赢了减去十万两,那他们绝对也是不同意,最后恐怕连五万两也说不下来!”

    赵祯点头:“你可有把握?”

    “那就要看对方的实力了!”

    这边萧茵提出的三阵,其实无外乎角力武器弓箭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