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江湖路远(第1/2页)大宋九千岁

    自请夺爵!

    这可不是玩笑!

    一个侯爷,还是皇上拿着茄子亲口御封的,现在自请夺爵!

    赵祯的脸色,就像是当初的那只茄子,有的地方青,有的地方紫。

    刘太后的脸色也一样。

    这不是认罪的态度啊!

    人家就是拿着爵位不当回事!

    “大胆!”

    钱惟演察言观色,第一个站了出来。

    “大胆!”赵祯的手重重地拍在书案上。

    钱惟演就是一哆嗦。

    赵祯已经从龙椅上站起来了,眼睛像是在喷火。

    钱惟演这才发现,自己站得有点太靠前了。

    赵祯的这点怒气,估计都要落在他的头上了。

    刘太后也没有料到,原来即便有些冲突,赵祯还是很照顾她这个太后的面子的。

    今天这是——为了赵允让,要和自己翻脸?

    刘太后忽然感到一丝紧张。

    原来她总以为,赵祯不会,也不敢和他翻脸。

    可是赵祯这一站起来,她才感觉到,有一股帝王之气扑面而来。

    一时间,刘太后竟然有些怔营。

    “王弟,你自请夺爵,此言可当真?”

    赵允让:“……”

    这话让自己怎么回答呢?

    说是吧,赵祯眼看就要爆炸了。

    说不是,刚才自己话已经出口。

    晏殊叹了一口气,上前道:“陛下,小侯爷这爵位,本就有些——”

    赵祯的眼珠子立刻瞪圆了:“晏殊,你可是说——朕错了?!”

    晏殊急忙躬身:“臣不敢——臣是说,既然安阳县侯有此意,陛下不妨考虑一下,而县侯的功过,自然有赖陛下圣裁!”

    晏殊说的很明白,这时候,你生气也没用。

    赵允让已经提出夺爵,文官也基本是这个意思,你不妨顺水推舟。

    至于是功是过,那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嘛。

    赵祯听明白了,就是这个弯儿,实在是绕不过来。

    一定要做一个大权独揽的皇帝!

    赵祯沉吟了一下:“王弟,你有何打算?”

    众人都看向赵允让。

    赵允让一笑,这是问自己有什么要求了。

    说实在的,一时还真是想不到有什么要求。

    自己这点心思,无非就是想着让大宋更加强大起来。

    不过,赵允让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臣希望,能继续为朝廷效力,臣请外放!”

    群臣惊诧,这赵允让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刚才是夺爵,现在又是外放。

    如果是京城里的清水衙门,外放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可是一个侯爷,外放到地方——这起码不会是封疆大吏。

    否则,这体制就崩坏了。

    这是铁了心了!

    赵祯反倒面色平静了:“不知道王弟想要去哪里?”

    “臣愿意去济州!”

    “好,拟旨,安阳县侯赵允让藐视君上,着降爵两级,为安阳县子;另着外放为济州通判,自行择日起行——如此,列位臣工满意否?!”

    说完,拂袖退朝!

    直接就把刘太后晾在哪里了。

    最主要的,这是把关键的事情直接当众给安排了。

    赵允让降为安阳县子,直降两级,也算是一种惩戒了。

    不过当初这赵允让就是跳级的,现在基本也就是正常位置。

    群臣不满,可是也没有办法,皇上金口玉言的权威,是一定要维护的。

    这是皇权的尊严。

    而且,那句藐视君上,谁也不会认为是指着赵允让说的。

    钱惟演弹劾的几条,赵祯可一条也没提!

    至于刘太后,这次有点坐蜡了。

    赵祯的怒火,有一大半是朝着她来的。

    刘太后也开始反省,是不是自己这个母亲,做的有些过分了。

    群臣无语的是,赵祯这是一点面子也没给,通判这个职位,可不一般。

    当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是为了解除武将兵权。

    而武将解除兵权之后,则往往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

    同时,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又在州郡设通判之职。

    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

    职责很是重要:“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而且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说白了,这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而且和朝廷的联系,特别是皇帝的联系,超级紧密。

    赵祯确实有心了。

    济州通判,从五品,品级倒不是很高,可是这个职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