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欧阳探花(第1/2页)大宋九千岁

    终于又回到碧落山庄了,这也算得上是荣归故里了。

    赵允让再不是那个空有虚衔的小王爷小侯爷,而是赫赫有名,孤身潜入梁山,解民于倒悬的赵通判。

    石磊徐至诚燕昭等人纷纷赶来看望,说是看望,谁也没带东西来。

    倒是燕昭居然不知从何处,又弄来了一群鸽子。

    石磊神秘道:“你不知道,他已经在家里养了几百只了!”

    “而且,全部是放养,想吃的时候就自己去抓,只当是练习轻功了。”

    “我和老徐也想吃,就是抓不到!”

    我靠,燕昭这小子够贼的。

    不过鸽子遇见他,也算是倒了霉了。

    眼看着正是盖房的好时候,老周那里大量的红砖已然备好。连其他的建筑材料也都是齐全的。

    改造的大好时机到了!

    碧落山庄的农户就盼着抓紧拆迁改造呢!

    只因李月娥家这几个月率先建起了一拉溜儿五间红砖碧瓦的大房子。

    外带一亩三分的大院子,全部是三合土垫底,红砖铺就的小道。

    作为这样一个样板院子,所有的农户都看得直流口水!

    正房五间,全是红砖碧瓦的房子。

    两个挨着堂屋的屋里,都是火炕。

    外面的堂屋中,一边一个省柴灶。

    还特意地留出了炉子和烟筒的位置。

    窗户一张纸也没用,全部是玻璃。

    用木条和钉子将玻璃固定其上,整个屋子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这要是再到了冬天,绝对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所以农户们积极踊跃地要求抓紧拆迁改造。

    赵允让拍出一张新农村的规划图:每户都是五间联排的红砖大瓦房,一亩三分地的院子。

    后来发现不行,因为有的家里边儿子太多,例如老张头这样的,起码得要十间,而且还要考虑到以后成家的问题。

    干脆,赵允让大手一挥,凡是有儿子的,有一个算一个,一家一个大院。

    至于只有女儿的,享受同等待遇。

    土地免费,房子免费,唯一需要的是全庄的劳力都要集中起来,接受村里边儿的安排!

    这就是新型农村大集体啊!

    农户自然是欢欣鼓舞,这样一栋房子在现在的农村,可以值不少的银子不说,关键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啊。

    无论串亲戚还是赶集市,那都是资本,不管对方说啥,没三句话,准扯到房子上!

    夸耀半天,最后还得来一句:“太大了,住着有点冷清啊!”

    有几家的老婆,就是这么炫耀来的。

    其中就有老张头。

    赵允让查看到他家的时候,老张头拄着个锄头和赵允让抱怨:“房子也太大了,这么冷清——”

    赵允让冷冷扔下一句:“你再娶个填房不就有了!”

    结果老头嘻嘻直乐:“那可不成,怎么着也得先让孩子们都说上!”

    赵允让气得甩手就走。

    有了房子,自然就不发愁老婆了,有老婆就有儿子女儿——这一代的血脉就算传承下去了。

    人生一世,不就是求个香烟传承嘛!

    赵允让一声令下全拆,全庄就没有一个钉子户!

    这不是废话嘛——这么破的房子拆了,能换来五间红砖碧瓦的大房子,搁谁身上谁也得支持!

    大房子,大院子,里面再种些蔬菜,养些花花草草,俨然就是一个小桃源。

    村民们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反正都是给自己盖房子。

    除了村民的房子,赵允让还对村里其他的地方,进行了规划。

    花园必然要有的,以后如果有村里的男女谈情说爱有需求呢,这得提前想着。

    运动场地自然也要有的,虽说这年头就没有几个缺少运动的。

    至于街道,没得说,按照驿路的标准,两辆大车能够并行,甚至有的地方能容三辆车并行通过。

    而山庄的街道,直接就是四辆车并行的。

    路这东西就是这样,基本一次成型,拓来拓去的没意思。

    这工程,就是驸马府来干的,借着皇室宗亲的关系,现在京城方圆数百里的道路,几乎都是他家修的。

    像村路这样的小活儿根本就不接,当然碧落山庄就另当别论了。

    燕昭等人很是不解:“就现在这个村子,你花的银子,一家就得个百八十两,有点过了吧?”

    “你懂个屁!这碧落山庄,那就是我的家一样,自己的家里边,怎么花我都乐意,银子是我的,有钱难买我乐意,你明白吗?”

    “好好好,你有钱,你是大爷——不过以后我们兄弟要想在这里找套房子住,你该不会反对吧!”

    赵允让突然心里一动,这大宋的房地产,估计只在京城多少有一些。这乡间别墅的概念,估计现在还没有,直接就是庄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