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一群畜生(第1/2页)大宋九千岁

    说到这个乱子,根源其实在赵允让身上。

    本来这两个丫头和赵允让接触的时候,那完全是小家碧玉的典型。

    三从四德基本都到了骨头里,都不用人教育的。

    这“三从”指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则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讲究的就是个“内外有别”、“男尊女卑”。

    可是赵允让觉得别扭,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没事儿就向这两个灌输点男女平等,女权至上之类的。

    结果这琴棋书画把这两个一弄到艺术学院学习,立刻也被这两个小丫头给传染了。

    这四个可是京城女子中的顶尖人物,本就是眼高于顶。

    一听这“女权至上”,真是心有戚戚焉!

    马上从善如流地向来学习的各位公主、郡主、宰相千金开始灌输。

    能来学这个的,哪个也不是善茬啊,马上就充分领会,积极发挥。

    汴梁城中顿时乌烟瘴气,大小府第处处狼烟!

    这也是赵允让之所以那么痛快地答应赵祯的原因。

    估计再不跑,用不了几天,那群文官武将们就敢明火执仗地到碧落山转剿灭自己这个异端来!

    到了庐州临近的城镇,赵允让把随身的衣物都收放了起来。

    找客栈老板寄存的银子,甚至身上连信物都没有带。

    这才叫微服私访,实地考察。

    赵祯的话很是明白,有灾不怕,但要看清楚是天灾,还是**!

    果然是天灾!

    大旱之年,赤地千里,遍地荒芜。

    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连道旁树木的树皮都被剥得精光。

    这个时候,恐怕连观音土也是一种奢望了吧!

    人在即将被饿死的时候,是没有任何东西不能下肚的!

    所以饮鸩止渴这个词,颇有些道理。

    沿途经常会遇到携家带口,面黄肌瘦的饥民。

    还能走动的,就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大部分都是躺在地上呻吟哀嚎!

    有的哀嚎一阵子,声音就渐渐地低下去,逐渐地悄无声息。

    赵允让也算是经历过灾难。

    可是,那无非就是大量的汽车,去运输大量的物资而已。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方便面,矿泉水——就足以维持几个省民众的一个季节的生计了。

    可是这个时候,赵允让看到的只有灾民,只有遍地的饿殍!

    没有任何的救济!

    这几乎就是人间地狱!

    一口吃的,就能换来一个半大小子,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

    官府的人都死到哪里去了?!

    赵允让还不知道,官府的人正在庐州城中最大的酒楼,等着欢迎他这位暗访的钦差大臣呢!

    赵允让走进了一个村庄。

    正是做饭的时候,全村却看不到一缕炊烟。

    一个不算小的村庄,家皆断顿,户皆无粮的时候,是何等的悲惨凄凉!

    李月娥的眼中,已经满是泪水,大概想起了她在家中时,因为没有衣服穿而不能出门的悲惨情况。

    小六子生来就没有见过这种情况,所以显得十分的惊讶,一脸的凝重。

    可是看到赵允让居然一点也不惊讶,小六子却感到十分奇怪。

    小王爷向来也是养尊处优的,为什么对这些村民还如此的了解,并且十分的同情呢?

    他哪里知道——赵允让也曾经过过这样的苦日子,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虽然没有像这样挨过饿,但是没有衣服穿,被人耻笑也是有的。

    赵允让甚至觉得,他人生所有的尊严,都在那个时候消失殆尽了。

    没错,贫穷不仅会限制你的想象力,还会消磨你珍若性命的尊严!

    那个时候,一双家做的棉鞋,都会成为一个嘲笑的对象。

    嘲笑的鄙视链,永永远远是从富有的一段传递向贫穷的一端。

    而现在的村民,连衣不遮体的尊严都已经放到一边儿,他们已经到了鄙视链的尽头!

    他们已然不在乎是否被鄙视,而是在乎下一刻,是否还能活着!

    赵允让深信,如果此刻,他往一群人中扔进一块窝头,立刻就会引发骨肉相残的惨剧!

    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思维,唯一的想法,就是有吃的,能活着!

    赵允让走进一户农家,这家里只有一个老翁。

    老翁的脸色灰黑地躺在院子里,已然有些喘不上气了。

    家中的水缸中也是空空如也,里面几只硕大的蝗虫正迅捷地爬来爬去!

    赵允让拿出水囊,给老头的嘴唇濡湿了些。

    老头贪婪地用舌头舔着嘴唇。费力地睁开了眼睛。

    “官府的救济没有发到您的手中吗?”

    “官府——呵呵,”老头又把眼睛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