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心甘情愿的冤大头(第2/2页)大宋九千岁

又舍不得这些个银子。

    这人不知鬼不觉的,回到京城复旨之后,就揣进自己腰包了。

    李同儒早就看透事儿了,赵允让绝不会轻易罢手。

    于是在后面暗暗地使了一个眼色。

    苏南通看到这个眼色,无奈地打了个唉声:“本官也是看民众疾苦,心中不忍,好在呢,为官多年也有些积蓄,我就拿出一些来——”

    赵允让不说话,盯着他。

    倒要看看这苏南通能出多少血!

    苏南通已经直接从怀里拿出了一些交子。

    真是没想到,苏南通身上居然还带着交子。

    其实赵允让不知道,这本是刘太后打算在这个地区推广交子,所以让苏南通拿一些个交子来赈济灾民。

    不过刘太后在这个时候这样做,那绝对是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这个时候,粮食才是第一位的。

    有银子都未见得有粮食。

    在这个时候推行交子,简直就是在说交子就是废纸一张。

    等灾情过去了,不仅没有建立起交子的信誉,反倒会让交子毁于一旦。

    这刘太后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大概是更年期到了。

    不过这件事倒是提醒了赵允让,这会儿,也未必不能建立交子地信用。

    就看如何操作了!

    免费发放交子,一贯交子换一贯两百文的铜钱。

    银子和铜钱的比例一致。

    而一贯铜钱或者一两银子,换一贯两百文的交子!

    银子和铜钱兑换粮食的比例不变,使用交子的可以多兑换一成!

    其实换来换去,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民众使用交子流通的习惯!

    当然,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要防止不法之徒从中渔利,这个倒是好办,只要严加执法,应该可以解决。

    难的是为了鼓励民众换取以及使用交子,在这中间损耗的银子!

    豁得出银子,就能借着灾情,在救灾的同时,把交子的信用树立起来。

    而且庐州这个地方,也是属于交通要道,四通八达。

    真要是建立起来之后,对大宋的交子发展布局是十分有利的。

    赵允让其实已经决定要实行了,已经用信鸽联系朝廷,相应的交子银和交子已经从京城起运。

    而中间的损失,赵允让准备自己承担。

    不过现在既然冒出了苏南通这样一个冤大头,不拿来好好利用一下,似乎说不过去!

    “既然苏大人随身带着这些交子,不妨就把这些交子都放在这里了。”

    苏南通有些发怔,他这次前来足足带了有10万贯的交子。

    如果说都扔在这里的话,那回到太后那里,他至少要交上五万贯的交子银。

    他到哪里去找啊!

    赵允让哪管这个:“我愿意给苏大人这样一场功劳,来解决咱们的这个问题——如果苏大人实在不愿意的话,那么我也无话可说!”

    “我就立刻回京,讲一讲这次看到的灾情给皇上和太后听听,请他们定夺!”

    别啊,真要是那样的话,自己的脑袋岂不是搬家了?

    苏南通立刻拍胸脯:“有损耗,都算我的!”

    不管多少银子,也换不来自己的脑袋啊!

    “哈哈哈,既然如此,苏大人这个朋友我认了!”

    很快,交子换粮食,交子换银子,银子换粮食的活动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老百姓也不傻,听说这都是钦差大人拿出的体己,立刻“青天大老爷”就喊彻了整个庐州。

    按着赵允让的说法,苏南通还得四处到各个点儿来站台,接受民众的感激之情。一时之间,苏南通俨然成了万家生佛。

    可是苏南通的心都在滴血,这都是拿银子换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