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各人缘法(第3/4页)重生之出魔入佛

普济寺主人,是以不曾放开感知去查看净涪的所在,只以为净涪已经和他的那只五色幼鹿一起出了这普济寺地界。

    将那《万药谱》和炼丹炉扔给了净音,净涪自己却是一身轻松地到了藏经阁前。

    抬头看着院子里头的三层阁楼,净涪拍了拍他身边的五色幼鹿脑袋,又看了它一阵,五色幼鹿呦呦低鸣着点了点头。

    见五色幼鹿应了,净涪才点点头,迈步往院门走去。

    到得近了,净涪向着院门左侧一个药师王佛像合十稽首轻轻一礼,才伸手去拉门。

    净涪的手触及门扉的那一瞬间,一道琉璃光从他身上带着的那枚药师王佛琉璃佩上流出,如川河归海一样没入门扉中去。

    净涪并不以为意,只是手掌用力。原本就只是随意阖上的院门就这样被净涪推开了,露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门路来。

    净涪入得门去,又随手将门扉阖上了。

    五色幼鹿站在原地,看着净涪的身影渐渐被阖上的门扉挡去,直到净涪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它眼前,它才丧气地垂下脑袋,趴伏在地上。

    但凡藏经阁皆是山寺重地,虽然佛门又有众生平等的说法,可是此等重地又如何真能让五色幼鹿进去?

    净涪先前临走前的交代确实是让它随意的意思,但五色幼鹿就是更宁愿在这里等着。

    却说净涪,他一路顺畅地进了藏经阁,看见了阁里书架上整整齐齐排列摆放的经书。他深呼吸一口气,眯起眼睛笑着打量了一阵,才走到一个书架前,抽出一本经书来,就站在那里翻看。

    若单论经书书名、经书内容,其实并不稀奇,也都是净涪曾在妙音寺藏经阁里头翻看过的经文。但因为抄写经文的人不同,心境遭遇不同,修持法门不同,这同样内容的两部经文,便又自有了不同的味道。甚至即便是同一个人,抄写同样的一部经文,字里行间也会透出不同的感觉。

    是以在净涪看来,读经其实就是读人。经文的经义,笔画的腾移转挪,其实也都是在向读经的人描述着曾经书写经文的那个人。

    净涪渐渐沉了进去,眼底莫名映出一道人影来。他跪坐在案前,眉宇舒展,手上提了一枝毛笔,笔上沾了混着纯粹的墨。手腕挪动间,一个个字符在摊开的纸页上成形。

    净涪甚至能够看到他的眼底那累累沉积的悲悯。

    那道人影终于停下了动作,将手上的毛笔放在笔架上,仔细检查了一番案上纸页,耐心地等待着纸上墨迹干涸。忽然,他抬起头来,极快地往净涪的方向望了一眼。

    净涪心底一颤,眼底那道人影如同它莫名出现的那样陡然散去。

    净涪眨了眨眼睛,平复下心底的微澜,才低头再去看他手上的那部经书。却原来,这一部经书竟已被他翻到了最后一页。

    他随手将经书阖上,重新放回原处,却也不急着再去拿起下一部经书,就只站在原地,闭上眼睛去。

    黑暗中忽然亮起一豆烛火,烛火上的几案前,有一人跪坐在那里,手提毛笔,心境平和,轻松自如地抄写着经文。

    净涪心中一动,自黑暗中走出,向着那道人影合十一礼。

    那道人影面目模糊,只留得一双眼睛和一个光溜溜的点满戒疤的脑门。

    他稽首回礼,手里的毛笔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到了笔架上,就连几案上原本摊开来的写满文字的纸页也都已经装订成册,书册首页上更是用金粉点着这部经文的名号。

    净涪在他的对面坐下。

    他张口便与净涪细说经文:“如是我闻......”

    那是一部《佛说阿弥陀经》,净涪早已熟背于心,但这会儿也一样凝神细听。

    一部经文宣讲完毕,那道人影向着净涪笑了笑,竟并未就此消失不见,而是又再与他说起了经文讲解。

    净涪也就继续认真地听着,并未有半点不耐。

    出乎意料的,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的经文讲解很是艰涩晦暗,听得人糊里糊涂的。哪怕是净涪,也仅仅是听明白了其中的三成。

    仅得三成......

    待到净涪自那些玄奥难懂的语言用词中好不容易挣脱出来,那道人影还坐在原处,微微垂下眼睑,遮去他的那一双眼睛。

    净涪心知这一部经文到此结束,他双手合十竖在胸前,头微微垂落,又是一礼。

    那道人影也是合十还礼,然后就彻底崩散开去。

    净涪睁开眼睛,见藏经阁中亮起了烛火,又往外头张望了一眼,见外头暮霭沉沉,便知一日的时间就这样晃荡过去了。

    净涪伸出手去揉了揉有些胀痛的脑袋,也不继续伸手去取了经书,而是转身出了藏经阁,就着黯淡的日光往外走。

    推开院门,才抬头,净涪便见五色幼鹿腾地直起身来,后肢猛地蹬地,便往净涪这边冲了过来。可看着这五色幼鹿的冲势凶猛,事实上却不过就是带起一阵风来吹起了净涪的僧袍,并未扑实了。

    也正是因此,净涪才不过眯了眯眼睛,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