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过端午(第3/3页)局中战
讲的是作者与好友平伯在繁华的秦淮河中所遇歌姬的事,以及作者事后的感想,文章生动优美,语言平实易懂,佟云西给楠子讲得很耐心,对方听得很沉醉。
“作者真是奇人,这样的话讲的非常有理,一般人也是难悟到的。”楠子感慨的说。
“但这句话原本不是他说,借鉴而已,最早是周启明先生在《雪朝》中所讲:‘我为自己儿女才爱的小孩,为了自己妻才爱女人’可能是朱老认同他所以又述了一遍吧。”
“那你为什么会喜欢这句话呢?”楠子看向佟云西。
“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也想做这样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想,我们当前中国最需要的就是这本书中作者一般的人,只有如此,中国才有未来可言。”
楠子并没有理解佟云西的意思,但她知道能被他喜欢的东西一定能饱含他的理想与情怀。佟云西从这本书的扉页中拿出一张不大的纸,上面工整娟秀的字体抄着一首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
“黄叶林中出条岔路
无奈一人难于兼顾
顺着一天晚宴小路
久久伫立极目远眺
只见小径拐进灌木
接种选择了另一条
同样清楚似乎更好
引人踩踏铺满茅草
踏在其间难分彼此
尽管真的有两条路
清晨里躺着两条路
一样叶被无人踏脏
愿将第一条来日补
但愿条条相连远途
怀疑日后怎能回返
在很久以后某一地
我将叹息诉说于人
两路岔开在树林里
我选的那条足迹稀
而一切差别有此起”
“这是我最喜欢一首现代诗。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他写出了我内心的独白,诗人或许正值人生的岔路口,他遵循内心做出了选择,,而我也一样,我也选择了我要走的路。我不能准确的判断现在的抉择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很多时候我都害怕一步走错就跌入谷底,但我知道,它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我羡慕诗人能毅然决然选择适合的路,所以也就爱上了这首诗。”
“离开你以后我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处理家事,也从没有忘记过你,起初我并不知道我们在这战乱之秋何时才能重逢,没料到你居然真的出现在我的眼前,亲爱的,我们以后再也不分开好吗?”佟云西紧紧握住楠子的手,楠子抵不过他的神情,瞬间热泪盈眶:
“有你这些话,就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我爱你。”两个人相拥在一起,直到仆人叫他们吃饭才分开。佟夫人平时一个人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屋子里吃饭,今天多出两个人就准备在院子里摆桌子,粽子雄黄酒一样不少。老上海人的端午节吃的粽子大多是自家包的,富人有时也不例外,总觉得自己包是一种乐趣。多是甜的赤豆粽或是白的糯米粽蘸糖吃,佟家虽说不如以前光景好了但花头还是精多得很,院子里的圆桌上中央放着一个大盆,里面混煮着粽子和鸡蛋,这种剥了皮的鸡蛋叫做“白和蛋”据说吃了以后皮肤可以向鸡蛋一样光洁。
“以前上海县城东北角上有一座丹凤楼,上去以后就可以俯瞰黄浦江,是观竞渡绝好的去处,小的时候家里人经常带我去那儿玩儿。”佟云西对楠子说。
三个人其乐融融,气氛十分愉快。身在异国能感受到在家乡所没有的温暖,体验不同的风俗,楠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舒心。佟云西挨着她坐,准备起身拿盆里的粽子,坐在对面的佟夫人要他坐下自己来弄,就在起身的一瞬间不知哪里飞来的一颗子弹光速嵌进了她的左太阳穴,一股血毫无征兆的喷射在桌子上,对面的佟云西和楠子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须臾,一旁的佣人吓得失声大叫,佟云西赶忙跑过去抱起母亲就往医院送,楠子坐在原地感觉自己脑袋里的血呼呼直往上冒,一切来得太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