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商议(二)(第1/2页)盛唐风华
rg
第四十二章商议{二}
听到罗敦发问,烈烈沉稳摇头
“千余部能有什么变故?此来千余部老王与王子齐出,随身护卫加上运货之人,足有六百骑,有恒安鹰扬府坐镇云中,突厥人大队不敢前来,谁能动得了千余部?”
千余部不称族长,而称王因为千余部据是从西域迁来,是各族之和,所以在九姓鞑靼中堪称最为强大当然对比起突厥治下成千大部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千余部此来六百骑,老王王子一起到来,这绝对是相当大的规模,常理而言,突厥也绝不可能过恒安鹰扬府的戒备来影响到千余部的决断
而这次九姓会盟,若千余部不肯参加,那是不可能成行的
只要千余部不变,那么九姓会盟之事大局就不会变烈烈这番回答,已经足够让人安心了
罗敦却皱着眉毛向烈烈继续发问:“都罗罗部呢?茅女呙子部呢?开道部呢?屋地目部呢?”
罗敦所问,都是九姓鞑靼中颇有实力的部族而烈烈也早有准备,仍然一副沉稳模样
“得知千余部传信明日就开九姓会盟,我就遣人去其余几部联络打探了其余几部都接了号令,准时赴会就是了有几部略有疑虑,我们一起再去千余部帐落看了一遭,老王王旗依旧,帐落丝毫不乱王子还有空出去行猎了,倒是没见着他的旗号”
罗敦发问,烈烈一切都有准备,而且都有布置,听得罗敦紧皱眉毛渐渐松开略微有些放心的模样
别人部族之事,当然身为族长更是心中有数,烈烈又是一副精明强干,将所有一切都安排得妥帖的模样
照理罗敦能够放心,徐乐也就该跟着放心只管安心当好食客就是
不过徐乐心里面就是觉得不对
爷爷过,众人之心最为难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盘算,以什么样的名义,能集众人之心,这个人就有成大事的事了
集一村之心,可以安一村集一县之心,可以为良臣集一国豪杰之心,则可以更易天下!
但是这是无比艰难的过程,不知道要经历多少阴谋,冲突,背叛每当什么事议于众人,期待众人合力,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有什么变故{总而言之一句话,外间太危险了,你乐郎君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神武县听你爷爷的话,当个村闾衙内………}
这会盟之事早就商议好等待秋日大集之后再行举办,怎么突然就挪到了秋日大集之前?如此大事,突然生变,怎么也该多担心一下罢?
想想自己老爷子和罗敦的交情,徐乐吸了口气,轻声开口:“阿爷,是不是再确认一下?为什么要提前到明天就举行九姓会盟?”
烈烈扫了徐乐一眼:“千余老王了,秋日大集之后,各族换了财货粮食,不定就起了别样心思,回部族过自己日子去了,反倒忘记迫在眉睫之危就是在秋日大集之前,大家对将来没有底气,才是最好的联合时机而且九姓一致,秋日大集上,省得汉家商人在各姓之间互相压价,多给部民还能争得点度冬的东西,这也是好事”
徐乐一笑,对烈烈道:“九姓部族,难道不得大隋支持,就想在突厥与隋之间自立了么?这么快就做了决断?”
烈烈愤然起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九姓部族就该和大隋捆在一起?突厥人要打的是大隋,我们九姓结为一体,突厥人只会来重视我们!倒是九姓投靠了大隋,只怕突厥人第一个就来打我们!你们大隋,现在自家都争斗不休,到时候谁指望得上你们!”
这番话烈烈得义正辞严,倒是堵得徐乐不好开口再什么,恐怕就变成意气之争了自己毕竟不是梁亥特族中之人,太多太深,反而不美
徐乐转向一直在摸着胡子沉思的罗敦道:“阿爷,这会盟事情,我是后生晚辈,你就当我瞎………不过阿爷是我爷爷至交,阿爷安危,我要顾着,明日会盟,阿爷就带着我一起去罢”
罗敦皱眉还没开口,烈烈又抢在了前面:“这成何道理?九姓会盟,万一发现了你这个汉人在,别人对咱们梁亥特部怎么想?没有你这位今日名震云中的汉人大英雄,这些年来,我们梁亥特部汉子,也将族长保护得好好的!”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何况徐乐英锐更过于常人?
罗敦有什么意外,自己回家对着老爷子双手一摊
爷爷,你精心教我一身事,我出门一趟,连你老朋友都保不住以后我还是老实在神武县呆着吧………
徐乐双眉一扬,就准备和烈烈杠上了
罗敦却在这个时候开口:“阿乐,烈烈得有道理,就这般罢!明日如约去参加九姓会盟,烈烈自会护得我周!”
烈烈得意一笑,徐乐看着罗敦,沉声问道:“阿爷,你信不过我?”
罗敦嘿了一声:“老徐敢的孙子,梁亥特部谁信不过?”
徐乐下意识的就瞟了烈烈一眼,这烈烈就是信不过我………
罗敦继续道:“只是明日九姓混杂,又是关系九姓部族未来的会盟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