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做局(第2/3页)春闺记事

得很快,不愿意和宋盼儿同路。她心里想着方才德妃的话,全部被宋盼儿听了去,越想越怒。

    宋盼儿回到偏殿的时候,顾瑾之已经出去了。

    “大嫂,瑾姐儿呢?”宋盼儿悄声问大夫人。

    “去坤宁宫给太后娘娘问安了。”大夫人道,然后又看了眼二夫人,低声问宋盼儿“见着娘娘,说了什么?”

    她是想知道二夫人说了什么,有没有说混账话惹娘娘生气。

    宋盼儿轻咳一声,坐正了身子,低声道:“回去说吧。”

    大夫人心里就有数了。

    ——*——*——

    顾瑾之在坤宁宫,恰好宫人送了三公主的小衣裳来。

    满满二十几套,用金盘拖着,一套套请太后过目。

    “……皇上特别高兴,说众多儿女里,独独三公主像他,喜欢得不得了。特意叫给三公主做了新衣裳。还说前些日子忙,大公主和二公主尚未封号,这次正好一起赏了。”太后对顾瑾之道“哀家也瞧了一回,果然是跟皇上小时候一模一样,哀家就想起皇上小时候的事,一转眼长这么大了……”

    太后也颇为感触。

    她同样很高兴德妃生了公主。

    太后虽然不插手朝事,却也害怕顾延韬一日日坐大,到时候皇帝按捺不住他。要是德妃再添了皇子。只怕顾延韬将来会插手储位之争。

    如今是公主,最好不过的。

    “等礼部定了日子,就赐封号,授金册。”太后喜欢道。

    顾瑾之不知道该接什么,便在一旁含笑听着。

    说了片刻的话。顾瑾之瞧着景和宫那边也该散了,就起身告辞。

    结果,苏嫔来了。

    “禧平侯夫人到处找七小姐呢。”苏嫔笑道“她们要准备回去了……”

    顾瑾之就告辞。

    “臣妾送送七小姐,回头再来瞧二公主。”苏嫔对太后道。

    太后知道她想问苏如清的病,就宠溺笑道:“去吧去吧……”

    从坤宁宫出来,沿着甬道而行。

    高高的院墙。遮掩了阳光,有yin凉落在身上,沁人心脾。

    “前日建宁侯夫人进宫,跟本宫说了如清。说如清两边的脸全黑了。甚是骇人。又说七小姐亲自配了药膏,又开了方子,外敷内服。如清那脸,大概什么时候才能好?本宫问了建宁侯夫人。她也说不清楚,只说再过几个月……”苏嫔问。

    顾瑾之道:“我五月中才给苏小姐用药的。至今才两个月。她脸上的肿,也慢慢消散了。只是留下的黑影,只得用药慢慢调理,急不得的。冬月之前,应该能恢复六成的容貌……”

    这跟建宁侯夫人的说法一致。

    苏嫔就知道建宁侯夫人没有故意瞒她,舒了口气。

    她对顾瑾之道:“舍妹这病,多谢七小姐!”

    顾瑾之说了句不用客气。

    苏嫔就一路上,将顾瑾之送到了景和宫。

    大夫人等人正在等她。

    见她来了,便一齐出了宫门。

    大夫人吩咐马车送二夫人先回去,对她道:“我去趟西大街的药铺,瞧瞧辰哥儿,弟妹先回吧。”

    二夫人则想,是不是背着她,说她的坏话?

    她心里很不快,却也不好多说什么,转身走了。

    大夫人上了宋盼儿和顾瑾之的马车,她自己的马车随后跟着。

    “……娘娘说了些什么?”大夫人问宋盼儿。

    宋盼儿便把德妃的话,复述了一遍。

    大夫人听了,半晌无语,最终只能默默叹口气。

    要不是大老爷一意孤行,大夫人连德妃也不愿意送进宫的。德妃实在是没有宫里生活的天赋……

    可如今,除了叹气,什么也做不了。

    马车从宫里出来,到了岔路口,大夫人和顾瑾之去了药铺,宋盼儿回了家。

    路上,顾瑾之问大夫人:“大伯母是不是去找祖父,说梁家的事?”

    大夫人见她早已知情,便笑了笑,点点头。

    “没法子啊,太后娘娘暗示身边的常公公,让常公公给你祖父递了话音。”大夫人道“行善积德乃是好事,可这样下去,连太后也得罪了。你以后常在太后跟前行走,我也怕太后对咱们家寒了心,冷落了你……”

    大伯母会这样想,顾瑾之是相信的。

    大伯父肯定不会。

    “依我说,大伯母竟不用再问。”顾瑾之道“祖父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一二。太后娘娘求大伯周全,不值什么;何不等向公公亲自开。?”

    大夫人微讶,不解看了眼顾瑾之。

    “我听说,向公公是个有恩必报之人,心思最是磊落。”顾瑾之道“听闻他当年欠了梁家的情分,宁愿断子绝孙;先帝的时候,向公公又欠了庄王一个人情,庄王勾结各地的封疆大臣,意图不轨的时候,先帝要处死庄王一家,也是向梁力保,最后庄王只是‘暴毙”庄王世子被贬为平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