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家书和特勤连战术手册(第2/3页)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将军,血战滕城……”

    “滕城?王将军?”李四维一愣,摇头苦笑,“当日,王将军率川军兄弟血战滕城,我也曾想……可惜,最后还是被阻于滕城东郊,无功而返!”

    卢铁生一怔,满脸惊讶,“团长也曾驰援滕城?”

    李四维长叹一声,满脸苦涩,“日寇重兵围困滕城,兄弟们死伤惨重,却连滕城都冲不进去……还是说说邹将军吧!可惜,不能与这些真正的铁血将士一晤。”

    卢铁生点点头,“邹将军是一二四师参谋长,就在滕城血战前夕,他连夜写了一封家书,劝导家中幼子努力向上,将来‘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那封信却成了将军的绝笔信……在信中,有这样一句‘幼时均一味说诳,长成亦必无所成就,对国家社会无补。国家何须有此国民,家庭何须有此子弟。’”说着,卢铁生望了李四维一眼,满脸感慨,“想来,真正的铁血军人都有这般感触吧!‘对国家社会无补,国家何须有此国民,家庭何须有此子弟。’每每读来,如醍醐灌顶啊!”

    李四维一愣,暗自有些意气风发,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吗?

    卢铁生却没有注意他的表情,自顾自地说着,神色激动,“家书寄回老家之时,邹将军却已在滕城以身殉国了,但上门索要家书一观的人却络绎不绝,四月十七日,省城《新新新闻》全文刊登了这封家书,一时间,唤起了无数有志青年的参军热情……卑职也是在那时便有了投军之决心。”

    李四维的确没有想过,一封家书却有如此大的力量,但仔细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那不仅仅是一封家书,那还是一个铁血将军的人生感悟和气节!

    写完信,李四维仔细地折好,装入信封,封好,交给了卢铁生。

    卢铁生接过家书,一转身走了,李四维又拿起那本小册子仔细地读了起来,那是他自己写的《特勤连战术手册》。

    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即使烽火肆虐,邮局工作人员依旧在冒死坚守,努力让一封封家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场,送抵后方亲人手中。

    夕阳西下,六十七团驻地,特勤连的训练圆满结束。

    一天训练下来,张武和赵三元自是获益匪浅,喜笑颜开。

    黄化却已经在招呼兄弟们了,“集合,集合了!还要赶回白果镇报到呢!”

    众兄弟纷纷整理装备,迅速集结过来。

    两人顿时一惊,急忙围了上去,“黄连长,你们就不要走了嘛!兄弟们练了一天也都累了……”

    黄化扭头一笑,“这是团长的命令呢!再说,十余里路也不算个啥!嗯……张连长、赵连长,你们连的武装越野也必须狠狠地抓一下啊,特勤连的兄弟最重要的就是要跑得,不仅要快,还要远!”

    闻言,张武、赵三元顿时神色一整,“是!”

    黄化呵呵一笑,扭头冲众兄弟一摆手,“兄弟们,回去了!”

    吼完,他当先转身,向大门口去了,孙大力带着兄弟们紧随而去。

    “哒哒哒……”

    整齐的步伐,依旧铿锵有力!

    望着他们的背影,校场上众将士已是满脸敬佩,一天的训练,这些人的本事,他们多少也见识了些,不得不佩服……再桀骜不驯的军人,也敬佩强者!

    六十七团的特勤连将士却暗自松了口气,已经有人一屁股坐到了泥泞的地上,“俺的娘诶,终于走了,再练下去,俺都要垮架了!”

    “是呢,”众人纷纷附和,“也不知道他们是咋练出来的?还能跑十多里……”

    “咋练的?”张武一转身,大步走了回来,站到阵前,满脸严肃,“都给老子起来,五公里武装越野!”

    “啊……”众将士满脸惊愕,“连长,还……还五公里啊……”

    “起来,都给老子起来!”赵三元也大步走了回来,瞪着众人吼了起来,“一个个瘪犊子,平日里不是傲得很吗?这才一天就受不了了?老子看你们就是欠!还得好好练!都有了,五公里武装越野,装备!”

    众将士纷纷站了起来,愁眉苦脸,叫苦不迭,可是,一看两个连长的神色便蔫了……他们是认真的!

    黄化带着特勤连回到六十六团驻地,团里的训练已经结束了,三三两两地在校场上自由活动。

    苗振华却已经等在了大门口,一见黄化就迎了上来,“啪”地一个敬礼,“黄连长、孙连长,团长叫你们去团部。”

    黄化和孙大力都是一怔,“说是啥事儿了吗?”

    苗振华摇了摇头,“倒没说,不过团长在团部待了一整天了,一直在写写画画,可能有啥重要任务交给你们呢!”

    “真的?”黄化和孙大力顿时精神一怔,“龟儿的,天天待在这鬼地方,都快憋出毛病了!”

    说罢,两人匆匆地往团部去了。

    团部,李四维见到两人匆匆而来,连忙起身,“辛苦了,快坐,快坐。”

    孙大力一摆手,“一点儿也不辛苦,六十七团那帮龟儿好练得很,才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