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壮丁(第2/3页)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止住了议论声,大步流星地走上了阵前的高台。

    “兄弟们,”李四维在高台上站定,目光缓缓地扫过一众新兵,神色肃然,“我叫李四维,小名叫做李大炮。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的兵了!”

    一众新兵纷纷望着李四维,有人神色木然,有人神色忐忑,有人满脸好奇却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兄弟们,”李四维再次环顾众人,神色稍缓,“我的老家在四川,三七年的时候,跟着部队赶到淞沪打小鬼子,这一打就打到了现在。”

    说着,李四维露出了笑容,“你们的老家在哪里?”

    众新兵面面相觑,终于有胆大的叫了起来。

    “长官,我也是四川的”

    “我是贵州的”

    “我是云南的”

    “好,云贵川都聚齐了啊!”待新兵的声音渐渐消散,李四维笑呵呵地点了点头,“那么,哪个兄弟跟我说说,你们为啥要千里迢迢地跑到这里来?”

    队伍里一阵沉默,良久,一个声音犹豫着响了起来,“我们是来打小鬼子的!”

    “对,”立刻就有人附和起来,声音虽然稀稀拉拉,却饱含愤怒,“我们就是来打小鬼子的!龟儿的,一天就往我们老家丢炸弹,让人不得安生!”

    “说得好!”闻言,李四维精神一振,满脸激昂,“上面把你们送来,就是要你们来打小鬼子的!可是,我们为啥要打小鬼子?因为,小鬼子跑到我们的土地上来耀武扬威了,来杀人放火了,还来丢炸弹搞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说着,李四维的目光缓缓地扫过众人,“兄弟们,要想过安生日子,就得先把小鬼子打跑!”

    “对,”有人连忙附和起来,“长官说得对,打跑小鬼子,好回家过安生日子!”

    附和的声音稀稀拉拉,更多的人却选择了沉默,有人神色忐忑,有人满脸迟疑。

    李四维暗叹一声,满脸真诚地望着一众新兵,缓缓地开了口,“可能,有些兄弟觉得小鬼子离你们的老家还远,不影响你们过日子,可是,”

    一九一五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暂行陆军征募条例草案,将兵役分为常备、续备、后备、国民四种,依然属于募兵制,然而,当时军阀割据各自为战,这一条例并未执行下去。

    一九三三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兵役法,将兵役分为国防、常备两种,常备有分现役、正役、续役,这一制度属于征兵制,并于三六年正式实行,但是因为重重原因,兵役法也没能完全执行下去,军队建设完全停留在现役部队的建设上,又如何能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

    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与日寇在各大战场上鏖战不休,现役部队死伤何止百万人,而国防部队、正役部队和续役部队的建设一片空白,兵员缺额又该如何解决?

    第一种是自愿报名热血青年和无业游民。

    第二种是招安的土匪以及地主老财的私人武装。

    但是,这些兵员与现役部队的缺额比起来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还有那么多的兵员缺额又该如何解决?

    只能按照兵役法征兵了!

    这样征兵,有法可依、无可厚非!

    只是,前线战事日趋紧张,负责征兵的基层干部也顾不得章法了。

    负责征兵的基层军官进了村直奔村长家,把门一踹,冲进屋里,大手一拍桌子,“我要十个人,你给我凑齐了,要是凑不齐,我就把你抓去凑数!”

    这个时候,村长就会赶紧把村里的花名册拿过来,指指点点找几个倒霉蛋交差,然后带着军官去圈好的人家里直接拉人,这便是广为流传的“拉壮丁”了。

    自大场以来,六十六团也补充过数次新兵,可是,李四维还没有遇到过“抓壮丁”的事儿,直到中条山。

    廖黑牛跟着李四维参观完水泥烧制工地,满脸兴奋,“大炮,跟老子走一趟!”

    “老子就晓得”李四维笑着摇了摇头,“走吧!”

    早去早回!

    “不急,”廖黑牛嘿嘿一笑,“老子过来可不只是为了一个水泥”

    说着,廖黑牛紧紧地望着李四维。

    李四维满脸茫然,“不为水泥还能为啥?”

    “龟儿的,”廖黑牛笑骂了一句,“为了千生啊!那娃娃挺讨人喜欢,老子咋的也得先认个干儿子吧?”

    “哦,”李四维恍然,爽快地点了点头,“莫得问题。”

    宁柔陪着自己从雨花台一路走来,自然明白自己和廖黑牛的关系,肯定不会反对!

    “好,”廖黑牛顿时笑开了花,“走,先回去看看我干儿子!”

    说着,廖黑牛拉起笑容满面的李四维就往回走。

    就这样,千生成了廖黑牛的干儿子,李四维也被廖黑牛拽去了连家沟,帮着寻矿,建立窑,好一通忙活。

    忙,便觉得充实,时间也过得飞快。

    转眼又过了几日,岳家岭上的堡垒又立起了三座,庙岭和张裕的堡垒也已加固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