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一章奉命赴杰沙(第2/3页)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五月六日,中路军主力陆续撤到坎巴拉,一同到来的还有第五军军部。

    至此,坎巴拉一线尚未发现敌情,但李四维丝毫不敢放松,一直呆在前线阵地上。

    夕阳西下,一骑匆匆而来,正是赵智。

    “团长,”

    赵智在阵地后面的山坡下收缰勒马,跌跌撞撞地往山上跑来,跑得气喘吁吁,“杜杜长官要要见你”

    杜长官要召见,李四维自然不敢怠慢,匆匆地赶到第五军军部谒见杜长官。

    “李团长,”

    第五军军部一片忙碌景象,杜长官沉默地坐在会议桌边,脸上透着深深的疲惫之色,冲站在桌前的李四维勉强地笑了笑,“关于杰沙,你的处置十分妥当。”

    说着,杜长官话锋一转,“不过,你部兵分两路确实有些捉襟见肘这样,你部将坎巴拉车站的防御移交出来,余部全部开赴杰沙,一定要确保杰沙万无一失!”

    “是!”

    李四维稍一犹豫,轰然允诺,然后掏出了罗长官的手令双手递给了杜长官,“罗长官临行之前将这份手令交给了卑职”

    “不必了!”

    杜长官的脸色却是突然一沉,大手一摆打断了李四维,“我会让罗参谋去追他回来印度,万万去不得!”

    “呃”

    李四维一滞,只得硬着头皮收回了那份手令,犹豫着劝了一句,“卑职以为去印度也”

    “李团长,”

    杜长官沉声地打断了李四维,目光中满是愤恨之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四维心中一震,无言以对!

    杜长官的愤怒不无道理!

    远征军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印缅军难辞其咎!

    反观英缅军在缅甸战场上的一贯表现,谁还敢轻易相信他们?

    李四维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是杜长官,也绝对不会撤往印度!

    可是,杜长官不去印度,自己和六十六团的兄弟又该咋办?

    难道真要陪他们往野人山里闯?

    不!

    李四维只得鼓起勇气继续劝说,“长官”

    “四维!”

    杜长官再次打断了李四维,那肃然的目光让李四维心底一沉,“即刻率部开赴杰沙人在杰沙在!”

    “是!”

    李四维一声无奈地暗叹,艰难地答应了一声,调头走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来的就躲不过管他娘的,先把杰沙守住吧!

    杰沙地处缅北丘陵地带,倒有地利可借,陈怀礼以千余将士便死死地拦住了日寇第五十六师团一个大队,鏖战将近两日,丝毫不落下风。

    五月七日晨曦微露,李四维便率部赶到了杰沙,径直开到了前线阵地。

    陈怀礼等人迎来,个个士气高涨。

    “怀礼,”

    李四维却是神色肃然,“兄弟们伤亡如何?”

    “呃”

    陈怀礼笑容一僵,声音也低落下去了,“中央阵地和右翼阵地上各部伤亡不大,可是左翼阵地上的连九连已伤亡近半”

    “哦,”

    李四维心中一惊,连忙往中央阵地走去,众将纷纷跟上。

    杰沙地区山峦起伏连绵,通往莫的公路自东面的山峦之间蜿蜒而出,六十六团的阵地便设在杰沙东郊三里处的一处险要隘口上,中央阵地和右翼阵地是两座百十米的山丘,相对而立,死死地扼住了公路的咽喉,左翼阵地稍矮,却朝东北方向突出了三五百米,威胁着敌人的侧背。

    李四维站在中央阵地上一番观察之后,沉吟不语左翼阵地是个变数啊!

    若用得好,可以让山下的小鬼子寸步难行若用的不好,那便是小鬼子的突破口。

    “团长,”

    计逵也看清了地形,率先开了口,“要不把那两门山炮推上去?”

    在昆明换装以来,那两门山炮只在杂泽用过一次,却战绩斐然,俨然已经成了六十六团的宝贝。

    “推上去!”

    李四维一咬牙,“让它们发最后一次热”

    在这样的大撤退中,部队全靠徒步行进,还要救护不断增加的伤员,携带重武器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六十六团忙着调整防御部署,天色也渐渐大亮,小鬼子阵地上的袅袅炊烟已经依稀可见了。

    “开饭了,开饭了”

    六十六团阵地上,炊事排的兄弟们也挑着担子上来了,吆喝声此起彼伏,“杂面馍馍一人两个,野菜粥一人一碗!”

    仗打到这个份上,各部的补给已经十分困难了,相较于其他部队,六十六团已经不错了,至少还能吃上馍馍喝上野菜粥。

    管他是什么呢!

    能填饱肚子就是好东西!

    众将士领了食物就狼吞虎咽起来,时不我待,天色已经大亮,小鬼子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可是,当将士们匆匆填饱了肚子之后,小鬼子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