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安顿(第2/3页)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肯定有牛肉罐头,”

    孙大力当先跟了上来,一张大脸上满是意动之色,“我闻到罐头汤的香气了!”

    “还有白米干饭呢!”

    刘黑水也笑呵呵地附和了起来,却有些感叹,“龟儿的,洋人的大米就是好呢!全都是整颗整颗的,又大又白,外面还封着三层口袋,一层麻布袋,一层防潮袋,一层布袋子放多久都不会坏!”

    “可惜莫得多少菜!”

    黄化却有些惋惜,“还是白菜萝卜炖肉更香这里要是有地种菜就好了!”

    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倒不是矫情,英国人提供的食物自然比国内要好得多,可是,蔬菜的确少了些,而且也是用罐头盒子装起来的,更谈不上新鲜。

    “那还不简单吗?”

    闻言,李四维笑呵呵地指了指东面,“东面有那么大个林子,总能掏些野菜出来”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觉便到了营区角落一处铁皮房外。

    铁皮房有三面砖墙,顶上盖着铁皮,下面便是灶房。

    灶房外面是一排用青砖和水泥板铺成的灶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多个大铁盆,盛满了热腾腾的罐头汤,香气弥漫。

    灶房里面是一溜烟的灶膛整齐排列着,足有三五十米长,炊事排的兄弟正在围着灶膛忙碌,笑语声飘荡,油烟弥漫。

    “团长,”

    见到李四维等人过来,韦一刀连忙迎了上来,一身崭新的英军制服,还穿了件雪白的围裙,大脸上容光焕发,“饭菜都快整好了,兄弟们一路辛苦了,不过,到了这里顿顿管饱!”

    “好啊!”

    李四维笑呵呵地拍了拍韦一刀的肩膀,“吃饱了才有力气去训练,去打仗嘛!这是好事啊!”

    来了训练营,兄弟们穿得好了,吃得饱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营区里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可惜,很多兄弟都没能享受这样的军营生活。

    午饭过后,营区正面的小楼上人头攒动,气氛却沉默肃穆。

    最左侧的房间外面,李四维郑三羊陈怀礼等人肃然而立,一个个将士捧着骨灰盒进进出出,房间里不是有哭声飘出,进去的将士神情肃穆,出来的将士却都眼眶通红。

    二百七十八个骨灰盒尽数安置在了房间里,整齐地摆在了四周的桌案上,摆得满满当当,有些骨灰盒收敛着六十六团逝去的兄弟们,有的骨灰盒装着路上收敛的友军将士的遗骸,有的骨灰盒上镶嵌着胸章,有的骨灰盒上却什么都没能留下

    众将士默默散去,郑三羊轻轻地拉上了房门,上了锁。

    他们生前或蜗居木板房,或困顿于战壕防空洞,或露宿于荒野山林之中,逝去之后也该有个好点的容身之处吧!

    望着那扇紧闭的房门,李四维一声叹息,喃喃自语着,“兄弟们,先在这里歇歇脚,我一定会把你们带回去”

    祖国!

    家乡!

    那里才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

    那里才是他们甘愿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地方!

    那里寄托着他们最深沉的爱和思念!

    那里才是他们理所应当的归宿!

    “啪”

    良久,李四维肃然地朝房间敬了一个礼,一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了楼梯口。

    “啪啪啪”

    众将纷纷敬礼,然后,转身跟上了李四维。

    “铁生,”

    走下楼来,李四维回头一望卢铁生,“传令:全团排以上军官到团部开会”

    军人的征程永远没有尽头,哭过了,笑过了,缅怀过了,欢庆过了依旧还要继续前行。

    不多时,全团排以上军官陆续赶到了团部会议室,熙熙攘攘将近百余人,将一个偌大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

    众将陆续落座,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四维,神色肃然团里好久都没有开过这样规模的大会了。

    会议桌前,李四维端坐主位,目光缓缓扫过四周正襟危坐的各级将领,突然呵呵一笑,“龟儿的,还好这会议室够宽敞”

    “就是!就是”

    看到李四维露出了笑容,众将也都神色一松,纷纷笑着附和起来,“以后开会就方便多了!”

    “兄弟们,”

    李四维再次环顾众将,“因为训练营目前还处于筹备阶段,具体章程还没敲定,所以,罗长官让我们好好休整几天虽然是休整,但,军纪绝不能松懈!”

    说着,李四维声音一沉,“规矩还是那些老规矩都还没忘吧?”

    “不敢忘!不敢忘”

    众将顿时神色一整,轰然允诺,“请团长放心!”

    “好!”

    李四维点了点头,慢慢地翻开了面前摆着的册子,“第二件事就是关于学习英语”

    “呃”

    闻言,众将都是一滞,面有难色,“团长,整个团都找不出几个会英语的”

    “莫急,”

    李四维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