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亲迎,再无遗憾(第2/3页)重生之再许芳华



    旖景:……

    七娘拉着苏涟就跑:“估计仪门是要失守了,咱们快去二门。”

    旖景连忙看向六娘。

    六娘会意,重重颔首,紧跟着苏涟铿锵有力的步伐往外。

    春暮与夏柯也在旖景的暗示下,去了二门“观望”,不久,夏柯就跑了回来:“五娘,世子已经进了二门。”看着四娘与旖辰笑了一笑,才又说道:“也不知世子怎么说服了福王与四姑爷,让他们挡在了前头,结果……”

    六娘也跑了回来,两眼发亮,笑着说道:“鲛珠才一抡棒子,就被我拦腰抱住,但小姑姑的丫鬟太厉害,没拦得住,结果四姐夫又挨了打,大姐夫才一进门,就被两个丫鬟牵的红线给绊倒了,长兄紧跟着进来,斥退了丫鬟仆妇,新郎毫发无损。”

    旖辰与四娘面面相觑,半响才无奈地叹了口气。

    旖景默默:好吧,白担心了,看来她家世子不仅有少女拥趸,和姐夫们也是“手足情深”,人缘真好。

    少倾,司仪女官与十二赞礼入内,女官手捧一条朱锦翟绣霞帔,在赞礼声声祝祷中,披在旖景那身大红金凤礼服上。

    无论是冠戴,还是喜服,亲王世子妃皆区别于普通贵族的新妇。

    没有沉沉金玉花冠将满头青丝罩住,也不是圆领大红嫁衣,更不用头遮喜帕。

    乌丝如云挽成高髻,底部饰以小巧却精致的掐丝金翡冠,六对十二支长簪匀称地布于发髻,流苏宝珠悬垂,耀耀生辉,礼服虽也是大红,却是上衣下裳对襟大袖,云纹金凤的纹绣,青锦翟纹系腰,同色双凤蔽膝,裳裙笼步,只露出微翘的鞋尖,两粒明亮的东珠。

    亲迎礼有别于普通婚仪,不由长兄背着新娘上轿,而是由新郎亲自于青庐相迎,拜别高堂。

    当霞帔加肩,旖景四顾闺房,她知道到了离家的时候。

    姐妹们这时都站开一排,刚才的嬉笑欢言攸而静默,便是一惯开朗的七娘,都略略泛湿眼角,八娘更是已经红了眼圈儿,还是旖辰为首,温婉笑容:“恭祝喜乐,五妹莫要不舍。”

    “正是,五妹便是出嫁,却也在京都,将来与姐妹家人常有相聚时候。”四娘也说。

    旖景终是屈膝一福。

    赞礼已经声声诵唱,两个司仪女官微微落于旖景身后。

    “吉时已近,请郡主移步青庐。”

    旖景深吸口气,最后一眼环顾闺房,缓缓转身。

    青庐便在院门前,庐前朱毡长铺,直通和瑞园。

    静坐其中,不过一刻,便闻礼乐之声渐近。

    少倾,一切又归于寂静,忽而又有赞礼祝诵,庐前锦帘左右挽起。

    依礼,新妇需得垂眸。

    锦帘之外,红毡之上,一双玄色云纹锦靴渐渐踏近,仍是大红下裳,蔽膝却是玄黑,绕以绀缘。

    旖景心跳忽而急促,呼吸紊乱,双颊更是热烫。

    她感觉到他的视线,一直凝视。

    司仪女官上前见礼,再退步往内,扶起旖景。

    双手平叠胸前,步伐轻踏,越渐接近时,见他玄腰上云纹闪亮,朱袖上金蟒滕空。

    三步之距,垂眸而立。

    赞礼长长一声,请——

    那礼靴轻让,于左。

    两双步伐一致,新人并肩,共踏朱毡。

    礼乐之声再起,明媚的阳光迎面而来,旖景微微抬眸,虽不能侧面,但知道他便在身旁。

    和瑞园内,正堂阶下,苏荇候于东阶,等新人被礼官簇拥而至,赞礼“奠雁”,迎新郎往东阶聚足而上,顿足待新妇登于西阶。

    新人并肩而入,于茵席上三拜稽首,旖景上前,受父母“训诫”,一一“答言”。

    虞沨方才上前。

    卫国公与黄氏分别“祝词”。

    于此,礼成,礼官分列阶下,待新人并肩聚足行下正阶,高声唱礼。

    朱毡一直铺呈出正门。

    尽头处,是高高的朱槛。

    旖景驻足。

    见身边的人先迈步而出。

    礼乐喜炮齐鸣,耳边一片轰闹。

    低垂的视线里,手掌摊开,伸于面前,指节修长有力,掌心清爽,纹路分明。

    待出了朱槛,从此便是别家妇。

    但看着他的手掌,心里一片静和安宁。

    旖景覆掌上去,这才抬眸。

    他发戴爵弁,眉梢平静,墨眸如玉,唇角轻卷笑意,与她目光一对,微微握牢了手。

    门外阶下,候着朱驹仪與,驹上金鞍灼目,而與车四面,金凤檀梁间,垂落的朱纱在艳阳曛风里,焕发出波光一般的绮艳。

    指掌相缠,直到她登上仪與。

    宗室婚仪区别于民最明显处,便是新妇乘與,经由钦天监算出的“吉路”,环绕内城,受万民恭贺。

    沿路礼官持仗开道,礼乐车與随后。

    更有王府亲随,压在仪仗之后,向围观庆贺的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