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2/3页)重生之再许芳华

,奠告先祖,又往乾明宫,因圣上早朝,只在宫外叩拜,再往慈和宫、坤仁宫向太后、皇后谢恩,聆听训言,待出神武门,已是天光大亮,赤金已经穿破云层,照得紫檀车上锦盖一片夺目。

    两人上车。

    虞沨便将旖景轻搂怀中:“且闭目养神,等会儿还有一番繁忙。”

    先返关睢苑,更换礼服,穿着常袍,依然是大红的衣色,这才往王府正院瑞安堂。

    上茶礼并不繁复,但在呈上“过门礼”时,小谢氏果然开始挑剔。

    “咱们世子妃手可真巧,谁说她手拙来着?瞧瞧这披帛,针线可真是精致。”手里托着那条花叶罗披,小谢氏连连称赞。

    虞沨神情闲淡。

    旖景微微一笑:“二婶谬赞了,这条披帛虽是我配线构图,却没有那双巧手,未知可合祖母心意?”

    老王妃眼前早就一亮,捧在手里细看,越发喜欢,喜笑颜开:“景丫头定是知道我喜欢绣样精巧繁复的物件……你身边儿丫鬟这般巧手?不知是哪一个?”

    旖景本来没有强调出自丫鬟之手,老王妃却毫不在意地问了出来,小谢氏再也无话可说。

    “叫做夏柯的,改日定让她来给祖母请安,我正向她请教绣艺,待将来练得纯熟了,再亲手绣给祖母。”

    “无妨无妨,委实绣品虽需巧手,可花样配色也极重要,景儿只出主意,针线上交给丫鬟们便好。”老王妃爱不释手:“改日让那丫鬟来荣禧堂,我得好好赏赐她。”

    小谢氏那叫一个憋屈。

    又看自己与虞栋的礼,却都没有纹绣,应是出自旖景亲手,她也不想太过明显的挑剔,让旖景心生防备,只好隐忍了。

    旖景收了长辈的答礼,又是一番叩谢。

    却在这当头,内宅二门的婆子立在堂外禀报——三皇子来访。

    “呦,三殿下不是去了西梁出使吗?没听说回京呀,难道今日才回来,便就来了咱们王府……”小谢氏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打量着虞沨的脸色。

    旖景垂眸,手心缓缓握紧。

    “应是来与远扬道贺吧。”楚王却不在意,抬脚便走:“远扬,随我一同见客。”

    “先回关睢苑。”虞沨轻轻一笑,安慰旖景。

    老王妃微微蹙眉,似乎有些担忧,看向旖景的目光,便少了刚才的欢喜。

    “祖母,我先送您回荣禧堂。”旖景轻咬唇角,不去纠结三皇子的来意,上前讨好老王妃。

    小谢氏也连忙跟上前去:“母亲别担心,正如大伯所说,殿下便是来道贺而已,这横竖是圣上赐婚,他也……”

    却听虞栋重重一咳:“多话!”

    小谢氏立即缄口,一副委屈的神色。

    旖景没有理会那两夫妻一人红脸一人白脸的把戏,只扶侍着老王妃:“祖母,未知您那儿可有茶点,今日清早入宫,不及用膳,这会子满肚子馋虫作祟,祖母便疼一疼我,赏下几碟糕点吧。”

    一副可怜兮兮、垂涎三尺的模样,让老王妃心下大软,暗忖孙子已然大婚,三皇子便是不甘,也不好再闹事,传扬出去,可是他站不住理,遂也不再多想,由得旖景一路扶侍着,又听这丫头嘴巴不停,说起那些时兴的服饰花样来,头头是道,注意力当即转向,老王妃原本喜好打扮,可因不善应酬,不常出门,并不清楚贵妇们时下喜好的穿着饰物,此时听来只觉有趣。

    当到荣禧堂,连忙吩咐鸳鸯将院里准备的茶点都摆在案几上。

    旖景也不客套,当真吃了不少,又挑出几碟世子爱吃的,说要带回关睢苑。

    老王妃见孙媳妇这才新婚,对孙子的口味就这般了解,更是安慰。

    却说前院花厅,三皇子见虞沨一身红衣,眼角轻轻一扬,却是满面笑容,远远便举揖称贺:“才一回京,便闻远扬大喜,可惜晚了一日,今日才来恭贺。”

    略一挥手,随丛捧上礼盒。

    楚王神色不变,虞沨更是如沐春风,接礼称谢,宾主落座。

    “殿下一路可还顺遂?”楚王问道。

    三皇子轻抚鸦青袍袖:“原本半月前就当返京,不过因为鄂州连日大雨,冲毁了官道,改行水路绕得远了些,这才耽搁了十余日,否则,昨日便来讨远扬喜酒了。”

    委实才回大隆国境,便闻圣上已经赐婚,三皇子心慌意乱,无奈又遇道障,紧赶慢赶,昨日才抵幽州,怎么也赶不到城门闭前归京,无奈作罢。

    但也知道,即使赶回,也是为时已晚,他便是想来亲眼看看,那丫头身披嫁衣的模样,看她如愿得偿,会否喜不自禁。

    没心没肺的人,当见他时,应当也不会有半点歉疚吧。

    “改日定当设宴,独请殿下。”虞沨微微一笑,落落大方。

    “一言为定,远扬可别反悔。”三皇子回以一笑:“好了,估计这会子早朝已散,我也是回宫复命的时候,便就告辞。”

    楚王父子当然送出正门。

    “旧事已了,以后与三殿下莫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