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计,连连告负(第2/3页)重生之再许芳华

压根没有多问,就点头应允。

    大君好容易回过神来,皮笑肉不笑地问道:“既是远扬故友,可否知悉名姓,说不定我也认识。”

    虞沨微微一笑,眉梢轻挑:“大君当然认识,便是金氏行七的郎君,眼下是大京城霓衣绣坊的掌柜,自打金氏灭族,金七被赦,却因不能入仕,便动了从商的念头,也是机缘巧合才结识了贵国富商沿氏,这回是金七之妻肖氏的祖母病重,他们早前就得了信,正欲赶返锦阳,不料就遇戒严,也是出于孝道,才求上了我。”

    肖氏竟然是金七之妻!

    大君殿下的脸色顿时有若阴云密罩,好半天才能扯动嘴角一笑。

    但大君依然不肯认输,他请命护送虞沨出关,自然就将安排金七夫妇出城一事掌握在手,对于随行仆从依例仍免不了“验明正身”。

    于是虞沨离城之日,大君见到了金七夫妇。

    对于这两人他当然不多关注,关注重点在于金家随从。

    作为大隆客商,又是在非常之时随楚王回国,经过察备也合情理。

    大君甚至想到旖景与夏柯会混在其中,而有虞沨在场,他不可能硬将两人当作逆党扣押,早有对策,大不了途中设伏,再把人掳走,横竖为了两个商户奴婢,楚王也不可能严加追究,更不可能当着西梁军士之面坦诚旖景身份,到时也是有苦说不出。

    而肖蔓的两个婢女的确是蹊跷的。

    带着面具。

    大君自然不会放过,说了一番非常之时事不得已的客套,让人摘下面具。

    肖蔓很为难:“这两个婢女原是民妇从楚州带来,是对姐妹,却因幼时被火焚毁面容……”

    大君自然不信这话,也不怕二婢面貌有碍观瞻,坚持要“验明正身”。

    面具下是两张有若鬼魅的脸孔,这让围观亲兵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大君殿下当下断定二婢有鬼,越看越觉两人身材高低与旖景、夏柯相若,但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能动手去撕二婢脸上的伪装,真让旖景露出真容,事后也不好转寰,大君并不打算与虞沨撕破面皮,导致旖景身份曝光,这对大君本身而言也极为不利。

    但他目睹虞沨早有预料胸有成竹的神情,心里那叫一个郁堵。

    不过还是举手放行。

    横竖早在途中设伏,不怕没有机会。

    而这回,安瑾也向西梁王请旨,要尽兄妹之谊,与伊阳君随同大君恭送兄长回国。

    大君原该防备安瑾,一是想到公主府被他早搜检了一番,旖景决不可能藏身其中,兼着薛东昌与诸多亲信一直对安瑾严盯谨防,她决无可能事后再接旖景入府,纵使安瑾出行跟有众多侍女护卫,大君也不认为旖景会混杂其中,纵使他有怀疑,也不可能对安瑾随扈一一察核,岂非表现出对安瑾的明显怀疑,他才被宗亲告了黑状,这时也得有所收敛,最多只能在途中暗暗防察。

    但有那显而易见的蹊跷二婢出现,大君的注意力又再有了侧重,对安瑾越发疏忽。

    从大京到边防疾行也得两日,使团慢慢地走,更有耽搁。

    于是途中在一处驿站歇息时,就忽然被歹徒夜袭。

    大君很抱歉,称又是庆氏逆党行祸,分明意在暗害楚王,导致两国交恶。

    不过逆党当然没有得逞,英明神武的大君将楚王保护得毫发无伤。

    但是同行的金七众人不在大君重点保护范围之内,肖蔓那两个婢女竟然被歹徒掳走。

    遇到这种事,就算是金七夫妇遭遇不测,楚王也不会太过追究,更何况是区区二婢。

    大君又一再保证势必追察,竭力寻回二婢,对金七夫妇也是深表歉意。

    姿态如此恭谦,楚王又能如何?

    大君总算在虞沨面上看见沉戾一掠,欣喜油然而生。

    遇袭之处已离边防不远,次日午后,楚王就到了与铜岭关相对的关隘。

    大君拱手相送:“今日与远扬一别,不知何时才又再见,一路平安。”

    虞沨蹙眉还了一礼,显然没有寒喧的心情,而安瑾更是对大君怒目而视。

    大君立在险关之上,目送虞沨一行远去,迫不及待地策马返回。

    二婢脸上果然有伪装,但让满怀希望的大君目瞪口呆的是,除去伪装后的两张面孔并非他期望当中。

    是陌生人。

    大君还不及恼羞成怒,安瑾便即来访。

    “殿下,听闻已经寻回肖氏之婢,还望殿下交返。”

    又上当了!

    大君眼见安瑾温文尔雅的笑容,只觉得讽刺锥心。

    人一旦焦灼关切,总不如往常理智,多计善谋的大君本不至于被这显然易见的障眼法蒙蔽,但他期望太重,难免感情用事。

    薛东昌闻信后大是惊疑:“楚王费这番心思,难不成就是为了耍弄殿下?”

    孔奚临恨铁不成钢:“呆子!这又是楚王在声东击西,用二婢引开殿下注意,说不定苏氏是混在东华随扈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