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有钱啦 (四千字大章节。祝大家周末快乐!)(第2/3页)重生美国当大师

了吧。就像报纸上的那样,我现在已经无罪释放了,身体也恢复的很好。更好的消息是纽约的黑暗势力被正义力量驱逐了,虽然只是暂时而已,但是我们有了一个绝佳的窗口期。

    那么最好的消息自然是,我们的事业可以开始了!

    见信后请立即来纽约,以下是我新的住址。十分期待与你的见面。

    你的尼奥

    袁燕倏把这封短信装进信封,穿上衣服离开了上东区的豪宅。叫了辆出租车直奔纽约市中心。

    为什么他不把信交给门房或者投进邮筒呢?那是因为除了寄信之外,他还要发洋电报。

    话我们的袁大师在那天被骆佳骧提醒了一下之后,已经让约翰帮他往家里发了一封报平安的电报。现在他亲自到了电报局,再次发了一份长电。

    没办法,出了这种大事家里是一定要通知一下的。

    这个年头的电报费,尤其是这种洋的电报那可是老贵老贵……还是老贵的了,一般人真的还打不起。幸亏这个时候他已经拿到了布朗姐送过来的第一笔稿酬,不然真还没有足够的钱钱发走海底电缆的洋电报。

    193年上海交通部国际电台成立,为了与外资的水线公司开展竞争,所订电报资费稍低。例如:国际电台发美国旧金山电报每字195元、纽约35元、欧洲各国6元;而美国太平洋商务水线公司发往旧金山每字315元、纽约375元。注意,这里的“元”都是还未贬值的银元啊。

    这还是193年建立无线电台之后的价格,之前走海底电缆的价格更离谱。(笔者注:不好意思没有查到年代电报价格,所以稍微介绍一下3年的电报价格,好让大家有个概念。)

    不过他不是有钱了吗,单单一万的《浓情巧克力》他就能拿到五六千美金,所以来就不大在乎钱钱的他就洋洋洒洒地发了一份长长的电报。这几十个字的电报费用,放到19年的魔都起码可以买一套公寓了。

    这份电报自然先要把自己入狱的来龙去脉一下,接着汇报一下的身体情况,最后当然是……继续讨钱。

    嗨,那些钱留在中国那也是要糟蹋掉的,还不如给我来糟蹋……不对,给自己家留条后路呢。

    寄完了信,发完了电报,袁燕倏抬腕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刚刚好。

    穿过来两个月之后,我们的袁大师终于是有钱了。那么他一个有志于当大师的年轻绅士有了钱之后第一件事情该干什么呢?

    买车买房?真是粗胚的想法。

    不懂了吧,当然不是买车买房而是买……哔!

    还是错误!

    看过格里高利-派克演的那部《百万英镑》吗?第一件事情乃是请高级裁缝做衣服啊。

    像他这种身份的人没有十几二十套西装,还有正式场合比如上歌剧院的燕尾服,去赴宴参加酒会的晚礼服,早上见客吃早餐穿的晨礼服,就算一个人在家也得穿的吸烟服,去野外踏青郊游打猎的猎装,去打高尔夫和球的运动装……怎么好意思出去和别人打招呼吗?

    现在正是初冬,御寒挡风避雨的大衣和风衣不得来几件,这些大衣服不加个貂皮或者海狸皮的领子行吗?

    做了衣服那还没有完呢,搭配不同衣物的不同样式的礼帽、钱包、皮带、皮鞋、靴子、领带、领结、手帕、手套、袖扣……等等这些配饰还不都得配上?

    其实以上这些还是得好,**丝玩车,富豪玩表。哪怕在一百年后,手表才是男人真正的大件。

    这可是19年,当个西化的绅士就那么简单。随便弄件西装打个领带你以为就能出去见那些大人物了?

    别看那些穿的主角有了辣么多钱,他们就根不会花钱,整天就想着买房子办工厂,整个一后世**丝泥腿子的做派。

    讲真,买房子干嘛呢?房子还能背着四处走啊,大师要住当然就住大酒店啊。等名头响了,连房钱都不用付。

    再者19年买什么房子啊,等大萧条和二战来了,世界各地的房子都跟白捡一样。真的要投资房产,等个十年二十年不就好了。

    他要是真能成为美帝国主义的头号帮凶,再和麦克阿瑟这位日太上皇成为老朋友,把靖国神社圈起来建个大别墅,日都要笑着免费提供劳力和建材呢。

    还有什么办工厂,简直是在搞笑哦。

    建在国外的工厂,真以为洋人就不会山寨了吗?区区专利法还能阻挡>

    建在国内的工厂,真以为有了黄金十年这些工厂就一定能赚钱?有这种想法的人脑子肯定坏忒了。

    还有日打过来怎么办?有人抗战爆发可以搬迁到内地……两个字,呵呵。

    讲真,把工厂交给炮党还不如交给日呢,好歹还能有机会收回来,总比当成破铜烂铁卖掉得强。

    穿者要发财那也要搞金融啊。可惜的是,因为那个破系统的存在袁燕倏不能搞。

    既然如此,他就把钱花在了刀刃上,那就是提升自身逼格和层次。

    所以他来到了一家犹太人开的高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