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第3/4页)电影剧本新木兰辞

负。

    说书人:那后来呢?

    传信兵:要不怎么说女孩子心细呢,打着打着木兰老感觉有股羊膻味,只要老头在上风口,腥臊味越浓。几千个回合过去了,再看老头的武功招式,头头角角的好生熟悉,木兰暗想难不成对手和牛羊有什么关联?心思这才一动,手里的长枪呼啦就变成了丈二羊鞭,嚯,这下可好了,几鞭子下去对方就现了原形,果然是只老绵羊。

    说书人:听老辈人说过,绵羊大了是有成精的。

    传信兵:他做梦想不到二妹子整天守着牧场,牛羊的性子早烂熟于胸,这下天敌索命,自寻短路了。(在传信兵的描述中幻化出韩木兰腾身飞升、和老神仙斗法的激烈场景)。

    说书人:所谓一物降一物啊。

    传信兵:那老怪物临死作怪,还想用满身的污血化成漫天大火把我大军烧死在老鹰嘴,无奈木兰预想在先,极早识破了他的伎俩,老绵羊害人不成反把自己烤了个外焦里嫩。

    说书人:皇天有眼,有惊无险。

    传信兵:那场子底下的叫好声,你是没听,压着嗓子喊啊,震的我俩耳朵到现在还翁翁响呢。就这样的场子,还不算大。

    说书人:比这大的还有?

    传信兵:多了去了。我听说有家书场,不在点灯之前进去,你别想找落脚的空。

    说书人:这么大的场面,官家没出面?

    传信兵:你说那些官差衙役?

    说书人: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传信兵:都在前几排坐着呢。

    说书人点头沉思。

    传信兵:表叔,您既然问到我了,侄儿斗胆跟您支个招,您要想翻身,您干脆从韩老爷子从军开始,他打了几秋的仗,每次回来都是如何跟二丫头讲的,木兰如何暗地里演练排兵布阵的,又如何得到上天的暗喻替父从军的。您老这么一路讲下去,别人我不敢说,上韩村的秃头大叔,他是您的对手?可能吗?

    说书人:这个韩老六,我捂半个嘴角也能说哑他。

    传信兵:现在您知道为何留不住客了吧?

    说书人点头。

    传信兵:您老再想想,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远地我不敢说,就咱下韩村,哪家都有不能碰的伤疤。如今不打仗了,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了,谁带来的?二丫头呀!没有二丫头,这仗还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还不知要多死多少人,木兰一出面,平了!咱老百姓心里高兴啊,恨不得给她建生祠,您把她说成玉皇大帝的女儿下凡也不为过呀。老天爷最是体恤民心的,他添了这么个人见人夸的女儿,他老人家也高兴嘛,您说是不是?

    说书人:惭愧,惭愧。

    传信兵:民间讲书说辞,图个舒心乐呵,你说到咱老百姓的心窝里去了,咱爱听啊,即便言语有点偏颇,多讲了两句,又有何紧要?

    说书人点头: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传信兵:还有村头的老先生,没日没夜地编写木兰辞呢,我昨儿路过,看见一屋的娃娃在学,什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辞写的,朗朗上口,过耳不忘,真见功夫。

    说书人:按说二丫头是咱下韩村的闺女,怎么着也得数我讲的最全最细才对,让他们抢了风头,岂不贻笑大方。

    传信兵:您老说的太对了!

    说书人一拍桌子:白讲了半辈子书,今天才醒悟什么是个痛快!表侄,我走了。

    传信兵:哎哎表叔,您老的书钱。

    说书人:有时候讲书,不能光冲着钱去,我要叫他们瞧瞧我的厉害!

    221、下韩村  辰时  外

    广阔的原野。

    初升的朝阳。

    井然的村镇。

    袅袅的炊烟。

    整洁的街道。

    小贩匆忙的脚步和陆续打开的店铺。

    杂货店主人打开门:多好的天,开门大吉呀!

    群鸟飞翔的天空。

    222、韩家院内  时间同上  外

    几个羊贩忙着赶羊出院。

    羊贩:您可收好了,咱钱物两讫了。

    韩父将钱分成两份,一份递给韩木瓜:木瓜,这是今年的租金,快送去。

    韩木瓜犹豫着:阿爹,不急这一会吧,要不,吃了午饭我再去。

    韩父:叫你去你就去,别耽搁陈家年底拢帐。

    韩母从堂屋出来,从韩木瓜手里拿过钱袋:这么大的事,你能叫个孩子去,有个差错怎么办?等会我送去。

    韩父朝羊贩:老弟啊,还得麻烦你个事。

    羊贩:老哥您客气了,有事您只管说。

    韩父把另一部分钱递给羊贩:麻烦你出村时随便把这点钱交给先生,他紧巴着呢。

    羊贩推托:您的心意我明白,您也辛苦一年了,留一点过个安稳年吧。

    韩父:家里不缺吃的,一时半会用不到。

    羊贩接过钱袋:好是好,可我怎么跟先生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