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党徽与日记(第2/3页)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当初苏联红军在地堡内缴获大批战利品,包括大批重要文件、希特勒的制服以及他和爱娃尸体的下颚骨。此外,红军士兵缴获的物品中就包括希特勒和戈培尔的金质纳粹党徽,希特勒的徽章背面就印着“1号”的字样。
一公开露面就失窃,也够丢俄罗斯的脸面的,要是还不如让它在地下室里继续待下去:1948年,苏联军事情报人员把这些物品运回莫斯科,到1954年,时任克格勃领导人的伊万-谢罗夫把徽章交给克格勃档案馆,此后51年间一直被秘密保存在克格勃总部地下室里。
1996年,俄罗斯联邦安局在一份馆藏档案目录中次公开这件藏品;3年,俄罗斯民众在一次展览中见到了这枚徽章的照片,但是仍然无缘亲眼目睹其庐山真面目。
5年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周年,这枚希特勒的纳粹党徽次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向公众展出,引起了不轰动。
为确保这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万无一失,俄联邦安局设置了数道防护,不料仍然没有挡住窃贼的黑手。
被盗过程就像个故事一样匪夷所思:调查人员通过档案馆闭路电视监控装置现,行窃者十分专业,他下手前多次前往博物馆踩点。6月3日晚,窃贼趁着夜色,利用专业设备翻过3米高的围墙,从房顶顺绳索下爬,通过窗户跳入展厅。
然后迅用锤子打碎陈列柜的玻璃,把徽章和其他8件藏品偷走。
可笑的是窃贼进入档案馆时曾触动墙上的安感应器,但是值班安人员认为那是一只猫出的声音,因此并没有在意。
当窃贼在进入档案馆时再次触动感应器,但警察赶到时,他早已携带徽章逃之夭夭。
有调查人员:“如果有一名警察没有疏忽,偷就会被当场抓住。”
当初张楠看到那篇报道时,脑子里想的是:“俄联邦安局永远成不了克格勃。”
…
将徽章放进一个密封袋后放回了烟盒,顺便把那条希特勒的领带也放了进去:估计这条领带原被当成了包裹徽章的“包装袋”。
仔细数了数,一共8日记,还有三希特勒的私人相册。
翻开相册看了看,不少就是在贝希特斯加登拍摄的照片——极少数在资料中看到过,而绝大多数从来不为人知。
如果拿出去几张公开,估计又是新闻界、历史界的一片大讨论:现从未公开的希特勒照片……
要是在络达的二十多年后,标题绝对会加上恶俗的“惊现”!
让珍妮读了一段希特勒写于1939年8月3日的日记后,张楠道:“你有没有看过几年前的希特勒日记诈骗案?”
“呵呵,用几年手写6伪造日记,那人也是够拼的!”
珍妮当然知道,8年代初在西方世界曾经出现一股很不好的风潮:情迷希特勒!
其中最劲爆的新闻是:联邦德国《明星》画刊于1983年4月日在汉堡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现了希特勒在193年6月日至1945年4月中旬的日记,共6。
这件事当时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被称为是战后最大的新闻现:《明星》画刊趁机向西方报刊出售连载权,索价高达3万美元!
西德政府后来对《日记》进行了鉴定,当年5月6日,西德内务部表公报,指出《希特勒日记》纯属伪造。
据查明,《日记》是一个名叫费歇尔的商人根据《希特勒:演和言论193-1945》一书的内容杜撰的,最终“日记”伪造者及《明星》画刊记者以诈编罪被逮捕判刑。
“世纪十大骗局之一,哈哈,他们的是假的,而这些确是真的。”
想想都有意思,而且那个伪造着还真是花了巨量的心血:6呀,要部模仿希特勒的笔记和语调写出来,这编故事的事不去写绝对是浪费了!
这时珍妮突然想到:“艾伦,那会你在15岁吧,华夏也报道了?”
“对呀,我报纸上看到的。”
纯粹瞎掰!
将箱子的重新放好,不过那支手枪没放回去,而是揣进了自己兜里。
箱子放到了书房,这时游艇都已经调好方向,重新考上码头。
“看来回去要好好检查一下这趟的收获,光整理那些金币就是个大工程。”
珍妮一听,很高兴,这明自己的男人暂时没有回华夏的打算。
“对了,艾伦,什么时候去英国?”
游艇交付了,运输问题能够解决,那处农庄地下的宝贝也该到了去取出来的时候。
张楠想了下,道:“不急,我还想去趟印度。”
“印度?”
珍妮不解,想不明白那个落后加上乱糟糟的国家有什么是值得自家男人去关注的,还那么热!
“你要感兴趣就一起去。”
“我怕热。”
张楠直接就笑了,不过没为什么笑,反而走回了会客室:这个珍妮有时候会犯迷糊---要是自己同妮可一道去印度,估计那里就算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