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于大山的私心(第2/3页)1627崛起南海

将会坚持安第一的原则。

    虽然安西满怀希望并且为此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但在接下来的投票环节,执委会果然没有通过立刻开始筹建新盐场的决议。不过安西倒也没有因此而觉得沮丧,因为执委们同时也都认可了建立新盐场的必要性,只是出于安角度的考虑,必须要对候选地的开发方案作进一步的讨论研究至少得拿出一套军方认可的防御方案才行。

    安西打算接下来就去找好朋友任亮谈谈,虽然任亮的专业是警务管理而不是军事方向,但他身在军警部任职,也有不少的军方朋友,或许可以为新盐场建设方案中的防御手段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会议接下来的议题跟盐场没有太大的关系,安西没什么兴趣继续旁听,便起身走人了。刚出门口,便有个归化民恭恭敬敬地朝他鞠躬道:“安教练!”

    安西一看,这人是归化民中目前级别最高的于大山,当初盐场刚开始开发的时候,于大山就已经在当工头了,带着一批劳工去盐场公社盖过房子,两人也算在工作上打过几天交道。这“安教练”的称呼,便是当初于大山从别的穿者口中学来的,安西也懒得去纠正,于是就这么一直叫了下来。

    安西头道:“来执委会汇报工作啊?”

    于大山应道:“货运码头的工期催得紧,建设部的首长要增加一批劳工人手,让人拿了文件来找宁先生签字。”

    安西道:“那你先在这儿等着吧,里面还在开会,估计一时半会儿完不了。还有,以后不要自称‘人’,就‘我’,明白吗?”

    “人明白……哦,我,我明白!明白!”于大山忙不迭地连声应道。他这习惯已经被穿众纠正过多次,不过还是一直没能改过来。

    于大山恭送安西离开之后,便老老实实地站在门外等着会议结束。像这种级别的会议,即便是于大山这种“老资格”归化民,也还不具备旁听的资格,不过站在会议室外面倒也没人会去管他。

    于大山自己倒是很兴奋,虽现在自己已经当上了高级工头,每天要指挥手底下几百号人在工地上劳作,但海汉首长们商量事情的时候,大多是关起门来开会,少有这种能够直接听到会议内容的时候。

    便听会议室中一个声音道:“……下面我们商量下驻广办的人选问题。现在施耐德和何夕已经拿出了详细的人员配置方案,就等着我们派人去广州了,我先一下他们的方案……”

    于大山一听这声音便知是陶东来陶首长在话,当下赶紧竖起了耳朵仔细听下去。他倒不是想要打听什么机密,而是纯粹地出于好奇,想知道这些海汉的首长们在开会时究竟是怎么决定事务,分配工作。

    关于驻广办的人选问题,相关部门其实已经有所准备,也早就做好了人员备选工作。驻广办给出的这份人员配置方案,与各个部门之前的预计出入并不大。信产部出一人专门负责信息搜集和两地联络,海运部出一人负责安排广州方面的货运事宜,民政部出一人负责移民事宜,医疗部出一人负责卫生防疫,军警部出两人负责安保卫工作。除此之外就是忠心可靠的归化民数人,去驻广办负责跑腿打杂之类的事情。

    方案拿出来之后,相关部门很快就拿出了备选人员的名单,然后迅速确定了将要派驻到广州的几名穿众。于大山这个旁听者也可算是第一批得知这个消息的人,不过他的注意力可没有放在那几个即将被派往广州的海汉首长身上这次将会选拔数名归化民一同前往广州,这才是他所关心的重。

    在穿集团登陆胜利港之前,于大山只是个普通的渔民,没有受过教育也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但穿众的到来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他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无桅无帆的铁船也可以在水上行驶,修堡立寨竟然如此容易,往年打得不可开交的黎苗两族年轻人居然能够一起为海汉人效命……有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这几个月中,也让他看到了改变自己和家人未来的希望。

    因为“投身革命”的时间最早,所以于大山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海汉人的重用,并且被长期树立为优秀归化民的榜样。于大山对于自己能够做到现在的程度已经十分满意,倒也没什么想当老爷的痴心妄想,不过对自己的儿子于宝今后的前途,他的确是有更高的期许。

    在于大山看来,海汉首长们分文不收便将于宝收进了学堂读书识字,这绝对是一种仁慈的恩赐,而且他也看得出自己儿子在海汉首长当中很是受**,不但经常能在一号基地内与首长们同吃同住,甚至还能骑着首长们专用的宝车座驾出行,这待遇在整个胜利港的归化民中也是少见,据就只有于宝和那位黎族长老的公子才能享受到。

    海汉首长们究竟想做什么,于大山并不是太懂,但源源不断到来的移民和来多的出产,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迹象让他意识到海汉首长们绝对不是甘于据守一地的海商,现在就连崖州的水军把总也三不五时地来胜利港朝贡于大山可是看到过好些次,那位被海汉首长们放回去的罗把总在回到胜利港见到海汉首长时脸上那种卑躬屈膝的表情。

    还有那个一到胜利港就被圈禁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