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密档(第2/3页)大唐不良人

连成一线。

    如此庞然大物,其诸事繁杂,比初创之时,难度何止增加百倍。

    因此整个衙门里的人手,比之大理寺,有过之而无不及。

    光是眼睛看到的,就有两三百人,在殿内来回奔忙。

    有收集信息的。

    有搬运卷宗的。

    有给卷宗归类整理的。

    有分析情报的。

    有追查线索的。

    有研究地图和追踪案件的。

    有负责对大唐各部们做对接的。

    还有管理着外面各分级,各层级蛇头、情报分部,小组,和外围人员的。

    千头万绪,精彩纷呈。

    “寺卿!”

    一眼见到苏大为,主薄、长史等人,忙放下手头的工作,赶紧小跑着上来,向苏大为见礼。

    当年苏大为回长安第一件事,便是清除内部叛逆,杀人立威。

    其作用,便在这里。

    此次他离开长安三年,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入宫去见李治。

    而是借着被刺杀之事,诈称去各衙门里闹。

    最关键的一步,却是来到大理寺中,属于都察寺的衙门,重掌自己的权柄。

    有都察寺在手,便等于多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这是苏大为在大唐最重要的布局。

    “好了,各自去忙吧,对了,有事的话,可以单独向我禀报。”

    苏大为挥手驱散手下官吏,开口道:“高大虎和李博人在哪?”

    昨夜他们在苏大为府上,苦等着苏大为回来。

    现在应该已经回都察寺当差才是。

    “寺卿,我在。”

    人群后传来李博的声音。

    众官吏忙散开,李博大步走上来,向苏大为抱拳道:“大虎手头有一个案子,我在。”

    “走,一旁说话。”

    “是。”

    苏大为如今虽是正四品下的武勋,但权力远不如在百济任熊津都督时。

    此次回长安,都督一职自动解下。

    不良帅,李治没提,多半是难回去了。

    昨天去长安县时,里面除了不良人的故旧,衙门上下从县君到差役,都换了新人。

    只有都察寺,权力既大。

    又无人可以取代苏大为的位置。

    至少目前,李治还没有推出别的人选来接任。

    苏大为只有回到这里,才有一切尽在掌握的安全感。

    大步走回自己的公廨桌案前坐下,苏大为低头看了一眼桌面。

    尽管几年没坐在这个位置,但手下人依旧打扫保持得很好。

    桌面的笔墨和文书和他当年离开时放的位置一模一样,整张桌案纤尘不染。

    在桌案对着右手的位置,略微有些发光。

    那是当年在都察寺批阅卷宗时,寒来暑往,无数个岁月执笔所留下的痕迹。

    收起心中感概,苏大为向李博道:“长安最近有什么大事?”

    “大事,不知寺卿指的是”

    李博在都察寺里一惯以官职称呼苏大为。

    “长安有何值得注意或警惕之事?”

    苏大为见李博皱眉苦思,索性再进一步:“我今天在宫里受武后宴请,席间遇到贺兰敏之和明崇俨,此二人对我都有极大的敌意,还有一个叫郭行真的道士,有没有记录在案?

    此人是何来历?是谁介绍到武后身边的?

    武后身边,还有谁值得注意?近来有何反常之事?

    对了,还有太子身边,有无异常?太子的病从何时开始的,治病都请了哪些名医?”

    他一开口,问题便直指武媚娘身边。

    被人刺杀之事虽然重要,但和今天在宴上所发生的事比起来,却又不值一提。

    武媚娘,是他自从来到大唐以后,最大的投资与靠山。

    若是这根支柱出了问题,才是动摇根基的大麻烦。

    被苏大为一问,李博愣了一下,压低声音道:“寺卿,那可是宫里。”

    “把相关卷宗拿来我看看。”

    宫里,按都察寺的规矩,一般是不能重点去查探的。

    这是犯忌讳的。

    一但被李治知道,那就是泼天大祸。

    但都察寺是苏大为一手组建的,他很清楚,所谓宫里犯忌,不可查探也只是表面的规矩。

    就拿李治自己来说,他现在也越来越倚重都察寺。

    除了针对长安内的风吹草动,官员忠诚与否。

    宫里的后妃,他何尝不想掌握?

    权力,是会上瘾的。

    就算都察寺是一株毒草,李治如今也离不开。

    哪怕都察寺的规矩是不可针对宫里,但李治自己,有时都会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

    这些,都察寺中一般人是不会知道的。

    但苏大为不在此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