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鲜血液(第2/2页)史上最强崇祯

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等。

    所以说来,中书舍人这个职务性质难辨,属于好做不好听。

    就现在来说,一般的权贵和富家子弟,尽管一无所能,但却可用资捐得一中书舍人,再加一卿衔,与唐、宋之舍人相较,则有天渊之别。

    夏完淳被授予中书舍人,这消息传出去之后,许多不明道理之人都是哑然失笑,一些早明白其中猫腻的老油条却暗自多了个心眼,看破不多说。

    丙戍科文举第二名榜眼是嘉定名士黄淳耀之弟黄渊耀,黄淳耀本人就是崇祯十六年进士及第,当时被授予管理典籍的小官职。

    黄淳耀和黄渊耀两人虽出身东林,但心中却痛恨东林,因此黄淳耀被当时的东林党所排斥,一直无法得任实职。

    崇祯十六年年底,黄淳耀对朝堂倍感失望,回到嘉定老家开办私塾,教书育人,听闻崇祯十九年科举改制,遂嘱咐其弟黄渊耀来京参试,借以试探。

    黄渊耀这个人崇祯皇帝也从卷宗上了解到,的确是个人才。

    首先,这两兄弟都对延续千年的八股取士流露出不满之情,已经在这个时代算是有了些远见,其次,崇祯皇帝了解到黄渊耀此人幼颖异,又好学。

    黄渊耀十五岁就补诸生,深受其兄黄淳耀教习,厂卫密奏,说他性格洁好耿直,不随和与人交往,谈论大势伦理之时,却往往又能不讳权贵,直言其害。

    受此影响,崇祯皇帝决意让丙戍科文举榜眼黄渊耀补山东道监察御史之缺,职衔正七品,即刻离京赴任,并且下谕召其兄黄淳耀入京面圣,意欲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