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差点被忽悠了(第3/3页)东方梦工厂
到可不是善意!”
“呵呵,英国佬做的很全面……”王子凡当然知道英国人为了将香港继续保留在他们手中而玩了多少名堂,在英国人认识到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心不可动摇,他们不得不交还主权、治权之后,在这个还放任的年代,就为保留他们的利益而进行全面部署安排。
“全面到什么程度?”许社长饶有兴趣问了一句,他刚才的问题也有试探成分,如果王子凡回答让他认同,那么他就可以真正认同王子凡的左派身份,甚至打算为他说几句好话。
“例如,英国人管治香港这么多年,从没有搞民主,行政局就是由港督、三个司的主管、以及太古、汇丰、怡和几个大亨组成,他们说了算。六十年代前期曾经有总督想搞点民主,但英资企业反对,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搞民主必然要提高福利,就得加税,香港税率低的优势就会丧失,于是叫停。可是,在中英谈判期间,英国人要搞“代议政制”,要在“九七”前对香港政制来个根本性改变,又闹出的本子风波,就是在“民主化”问题上的第一次交锋。”
王子凡说了一大堆,想到后世香港人逢中必反,激动道:“英国人哪里是真心搞民主呢?是想分化香港社会,以便在撤走之后保留影响,外界往往只从‘要民主还是不要民主’的角度看问题,其实焦点是由谁主导香港?每个人主观上或许并不如此,动机各异,但客观上是如此。”
许社长道:“在组织、人事上,英国人对高级人才和公务员队伍早就布局谋篇;在财政预算上,英国人执意要修机场、大桥,上大项目,我到香港时香港每年支出三百多亿港币,可按照这样情形,到97支出要高达一千多亿;香港本来薪水就很高,港督的俸禄超过美国总统,英国人撤走前又大幅提高公务员待遇,高级职员,多数是英国人,最高达 30%多,一举三得:收买了人心,留下了难题,又趁机大捞一把;连香港有些社会基层细胞──屋村委员会,英国人都控制,甚至请英国退休人员来管……”
许社长也抱怨了一下,反应过来跳过去,总结道:“英国人用心险恶,我们要和保持戒心,和他们战斗到底,一直到和平移交香港!”
听到这句话,王子凡突然冷静下来,差点被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