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阿瑶姐姐,李云哥哥会不会忘了我们】(第2/3页)大唐第一狠人

  皇帝来范阳已经六个月了,来时漫天大雪,如今春暖花开,虽然随行带着整个朝堂,但是帝王毕竟不能久离长安,再加上无数中型世家破产,此后一段日子必然有所动荡,李世民必须回归帝都,时刻关注着天下的风向。

    皇帝走了,带走了几千万贯的黄金白银。

    这几乎是人参狙击战的成收益,李云全部交给了皇帝带走。李云不是圣人,他也舍不得这些钱,但是他知道这些钱不能硬贪,否则整个天下立马水深火热分崩离析。

    几千万贯的财富,这是整个大唐国库收入的十年总和,如果全都塞进自己的腰包,天下财富再也无法流转。

    钱财一旦无法流转,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李云,就是神仙下凡也救不了苍生。

    一旦百姓们活不下去,立马就是改朝换代之局,哪怕李云有天生神力,照样无法力挽狂澜。

    这几千万贯取之于世家大族,必须用之于黎民百姓,钱财必须不断流转,大唐才能越来越富

    李世民虽然没太听懂这里面的道理,但是李世民临走之间坚定的向李云做出了保证。

    “朕,不贪这几千万贯之一厘,若有一个铜板进入皇家私库,朕向天下百姓负荆请罪,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臭小子你放心,朕知道这个理”

    李世民走了,带走了几千万贯。

    但是李云不亏,因为他手里还剩下2000万贯

    搁在一年之前,他还是个穷困潦倒的流民,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他已经拥有2000万贯财富。

    他是后世穿越之人,深知利益不能独吞,他把大头上缴给皇帝,即是为了天下百姓,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自古无情帝王家,李云不想去做沈万三。

    李世民疼爱他不假,但是李世民毕竟不是他亲爹。

    他已经拥有了2000万贯,他已经富可敌国了,接下来得稍微怂上一点,躲在范阳做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富家翁。

    顺便,河北道的民生也该搞搞了,这是他的封地,他得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钱再多,比不过粮食。

    这个时代粮食才是主题,得种田发展让老百姓吃饱才行。

    从范阳到长安,沿途一路两千里。

    皇帝往长安而行,有人从长安跋涉范阳。

    如今已是初春,道路两旁野花烂漫,刚刚下完一场春雨,脚下的道路有些泥泞,然而却有一群小孩在艰难跋涉,他们跟在一个少女身后不断前行。

    “阿瑶姐姐,我饿了!”

    一个小孩走的太累,再加上此时已经日今中午,泥泞赶路最耗费力气,这个小孩的肚子咕咕直叫。

    领头的少女正是阿瑶,闻言连忙跑到小孩身边。

    她从背上接下一个包裹,在里面拿出一个胡麻饼,想了一想却没有直接递给小孩,而是柔声叮嘱道:“不准大口的吃,免得又噎着,我去找点水来,有水才能大口吃。”

    “嗯嗯,我听阿瑶姐姐的,阿瑶姐姐最好。”

    小孩乖巧点头,目光一转不转盯着胡麻饼,忽然吸溜一声,使劲吸了口鼻涕。

    阿瑶噗嗤一笑,故作生气道:“说你多少次了,不准把鼻涕吸回去,以后再敢这样,阿瑶姐姐打你屁股。”

    那小孩扭捏两下,低头道:“我忍不住。”

    阿瑶揉了揉他的小脑袋,顺手把胡麻饼递到他手里,这才温声道:“先小口小口的吃,姐姐去看看找点水。”

    小孩再次点头,表示自己很听话,然而很快又吸溜一下,惹得另外几个孩子嘻嘻怪笑。

    这小孩更加忸怩,使劲把头低了下去,但他很快又忍耐不住,扬起小脑袋看着阿瑶,目带期盼问道:“阿瑶姐姐,你说李云哥哥会不会忘了我们?”

    这话每个孩子都问过,而且每天都要问上好几遍。

    阿瑶知道孩子们想听什么答案,因此毫不迟疑的展颜而笑,郑重道:“不会忘,肯定不会忘,你们都是他的徒弟,做师傅的怎能忘了徒弟。”

    小孩顿时欢喜起来,邀功道:“我很乖,也很听话,我那时候天天住在河边,帮助李云哥哥照看大龟龟”

    旁边几个小孩叽叽喳喳开口,连连道:“我们也是,我们也是,我们也住在河边,帮助李云哥哥照看大龟龟!”

    阿瑶柔柔一笑,伸手抚摸几个小家伙的脑门,温声道:“要叫师傅,不能喊哥哥,你们几个都是孤儿,所以姐姐才会带着你们去范阳,你们是他的徒弟,以后不能喊他哥哥,知道什么是徒弟吗?徒弟就是师傅的孩子。他是你们的师傅,他会挣钱给你们吃饭的”

    这番话听起来有些拗口,毕竟阿瑶也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她没有读过书,也没有多少见识,但她努力安抚这几个小孩,生怕任何一个

    这时一个小姑娘站了出来,赫然正是李云收养的小宝儿,宝儿姐比这群孩子懂事,她伸手轻轻扯了扯阿瑶的衣襟,低声道:“阿瑶姐姐,那个怪老头又出现了,他还是拎着一坛子水,肯定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