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国公也想抱大腿】(第2/3页)大唐第一狠人

 姓萧的老者更加无奈,只能语带暗示道:“阴弘智虽然心思不正,但他毕竟是吏部侍郎,古语有云,防君子不防小人,若是他整天给你们使绊子,你们是不是感觉很头疼。”

    张亮满脸无所谓,哼了一声道:“阴妃成了隐妃,他早已没了最大依仗,这狗东西以前没少得罪大臣,我倒也看看他以后怎么倒霉。”

    姓萧的老者苦笑一声,仿佛喃喃自语道:“阴妃虽然被人削了,可是阴妃有个孩子啊!渤海国主一生只收九徒,阴妃的儿子乃是九徒之一,哪怕母亲再怎么有错,亲情总归是无法斩断的……”

    口中说的是阴妃,实则暗示的是阴弘智,这人乃是阴妃的亲弟弟,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李白丁的亲舅舅。

    而李白丁是谁?那是李云收取的第八个门徒。

    曾经的楚王,现在的白丁。

    虽然现在还只是个小小孩童,但是天下谁敢小觑渤海九徒?

    张亮等人顿时一楞,几个武将下意识把目光看向前方。

    此时乃是一日清晨,朝阳洒下金光万道,在那大唐车队的正对面,一个身材修长的青年脚踏大龟,手中两把擂鼓瓮金锤,身穿绝世流云铠,沐浴阳光,宛如战神。一人一龟,仿佛横亘在天地之间的山岳。

    在那青年身后,有九个徒弟恭敬而立,顺着次序数到第八,赫然正是阴妃之子。

    咕嘟!

    几个武将忽然咽口唾沫。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担忧。

    张亮忽然抬手擦了一把冷汗,道:“老子要去找程知节说说,免得被渤海国主误解。”

    姓萧的老者沉吟一下,突然提点他道:“若是老夫记得不错,郧国公在隋朝之时曾经当过右勋卫?”

    张亮微微一愣,忍不住好奇道:“对啊,这事人人皆知,萧大人何必明知故问?”

    “呵呵呵呵!”姓萧的老者手抚长须,意味深长道:“大隋右勋卫,曾驻扎皇宫,职责所在,巡视防守,老夫曾经听过一个流传,说是郧国公你很喜欢和小孩子玩,你在隋宫里当了三年勋卫,经常带着一个小公主抓鱼掏鸟。”

    张亮又是一怔,下意识道:“这事您怎么也知道?”

    说着尴尬摸了摸鼻子,略显讪讪道:“这都是咱年轻时候干的傻事,很多人嘲笑我喜欢和小孩子玩,其实咱现在已经沉稳了许多,早就不和小孩子一起抓鱼掏鸟啦。萧老不要再提这茬,免得传出去被人笑话咱。”

    “呵呵呵呵!”

    姓萧的老者再次一笑,突然语带神秘道:“为什么不提?老夫要经常的提。”

    张亮第三次一张,语气不由自主变得不悦起来,道:“萧大人,您莫不是看我张亮不爽?”

    武将就是武将,脾气都够臭的,刚才还尊称人家萧老,一翻脸顿时喊人萧大人。

    幸好姓萧的老者并未在意,反而语气悠然悠闲,若有所指道:“当年大隋战乱,帝子公主遭劫,可怜曾是天潢贵胄,全都惨死刀兵之下。”

    “也不是全都死了!”张亮忍不住开口,道:“比如弘农公主便没有死,反而极其幸运嫁给了咱们陛下,如今封号杨妃,乃是四大正妃之一。”

    “是啊!”

    姓萧的老者轻轻吸了一口气,仿佛喃喃道:“幸好天可怜见,并非全都死了。”

    突然目光看向张亮,道:“除了杨妃活了下来,你可知道还有谁活?”

    张亮并非傻子,闻言脸色不由自主一变,激动道:“莫非还有侥幸活命者?”

    他曾是大隋的右勋卫,第一次当差就是陪伴皇子公主,年轻时候陪着小孩子玩,建立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情分,哪怕如今已经成了大唐国公,但他心里还是忘不了当年那些小孩。

    只见姓萧的老者看他一眼,突然轻轻吐出八个字,一字一顿,极其轻微,道:“淮南公主,流落民间。”

    张亮身体猛然一晃,颤声道:“那个最喜欢抓鱼掏鸟的小家伙?那个最喜欢让我带着四处捣乱的杨灵儿。”

    “她流落民间之后的名字,叫阿瑶!”姓萧老者看他一眼,语气带着某种说不出的意味。

    “叫阿瑶啊!”张亮下意识开口,点点头道:“名字很是一般,看来是为了隐藏身份,唉,这孩子性格温婉,小时候可爱讨人,想不到竟然流落民间,也不知道吃过多少苦头……”

    说到这里还有继续往下说,猛然脸色变得怔怔呆住,但见他突然抬头看着姓萧老者,脱口而出道:“您刚才说什么?杨灵儿现在叫阿瑶?”

    阿瑶这个名字,民间肯定很多。

    但是能被一个大唐重臣专门提及,恐怕就不是民间普通女孩那么简单了。

    咕嘟!

    张亮突然咽口唾沫。

    咕嘟!

    周围那几个武将也咽口唾沫。

    “哈哈哈哈!”

    张亮突然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

    那几个武将也跟着放声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