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穷凶极恶(第1/2页)总有奸人想害朕
七日后,等薛氏的两千人丁已集结完成,奉命去了骊山温泉行宫,杨耀一行圣驾才终于踏进了关中的土地。
李唐皇室乃是汉人、鲜卑人混血的血统,真实的祖籍已不可考。
李唐立国之初先是攀附五姓七望之一的赵郡李氏,未果后来又强行攀附陇西李氏。陇西李氏虽不愿承认这个自己找上门来的皇族亲戚,但面对强大的皇权也无可奈何,只能采取三不的态度,不反抗,不认可、不搭理。
李渊对这些名门望族是无可奈何,只能选择在历史上李姓名人里找了老子李耳作为李唐的祖先,用来装点门面。
李唐尊崇老子为祖先,在长安城大明宫的西北侧修建了一座雄伟的太清宫,专门用于祭祀老子,还有李唐的列祖列宗。
因高宗巡幸洛阳之后,再未回到长安,长安皇城内的大明、太极两大皇宫便空了下来。而刘仁轨这些大唐官员也不敢涉足皇宫,二宫因常年少人维护,早已人气凋敝,甚是破败。
连皇宫都没了人气,更不必说供奉老子李耳的太清宫,更是一点孤灯,无人问津。
所以在杨耀的计划里,关中此行的第一站就是长安城,先行修葺这座大明宫内的太清宫。
护卫的武三思在前方开路,杨耀的圣驾随后而行。
刚刚行了一日,一行人还没出了华阴县境内,圣驾突然停了下来,前方更是传来声势浩大的喧哗声。
坐在马车内的杨耀听不出前方喧哗的是什么内容,但单听这个分贝,也知前方的阵势不小哇!
敢拦圣驾,胆儿肥了啊!这才到关中,朕还没歇歇脚,关中的水也没赶上喝一口,武三思这么快就开始玩花样了?
事出突然,杨耀立刻召来了王德,严令护卫圣驾的宦人严阵以待,准备应付随时可能爆发的突发情况。
杨耀又令云珠去前方探听虚实后立刻回报。
云珠去了漫长的半个时辰,杨耀也暗暗担忧了半个时辰,一口一口饮着上官婉儿熬好的汤羹。
终于,云珠急匆匆的前来马车回报。
原来前方在官道上阻拦圣驾前行的人竟然是蓝田县令薛讷,与薛讷一同前来拦驾的,还有华阴县的五千百姓。
而且五千百姓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地,呼天喊地要拦杨耀的圣驾伸冤,无论是宦人的威胁,还是宫女的劝说,这数千百姓死活也不令圣驾前行半步。
而担任圣驾护卫之职的武三思却是一副事不关己、袖手旁观的态度。既不令金吾卫开路,也不替百姓伸冤,反而是令金吾卫收了兵刃,在官道上列成阵型,看起了杨耀的笑话。
杨耀暗自琢磨着,薛讷,不正是薛仁贵的长子,也是老爸给他安排的,在战场上可以倚重的猛将?!看来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啊!
只是,只是,朕还在华阴县境内,没到蓝田县哇!按照官场流程,也应该是华阴县令前来侍奉圣驾啊!华阴县令不来面圣,他一个蓝田县令却巴巴的赶来华阴县拦圣驾。这,于情于理不合吧!
除非,薛讷是带着某种任务,或是代表着一群人来的,看来薛讷真的是来者不善啊!
既然百姓拦了路,杨耀便下令圣驾一行不许和百姓发生任何冲突,选择在官道原地驻扎,不再前行,又叫王德去将拦圣驾的薛讷请进御营,前来面圣。
蓝田县令薛讷孤身一人大步进了御营,冲杨耀躬身行礼,“臣蓝田县令薛讷,拜见圣上。”
杨耀上下打量着这个薛讷,面容沉静、身形魁梧,深有将门虎子气魄,换上戎装、铠甲必然是一个威风八面的大将军。
但眼下的薛讷却穿着一件文官官袍,显得与本人大将气度是非常的不伦不类。
不愧是薛仁贵的后人,将门虎子,真的是大材小用,金子埋进了瓦烁里
耀一看这个气度,就对薛讷欣赏不已,忙挂上了和善的笑容,“薛县令,朕还未到蓝田,为何孤身前来面圣?”
薛讷却是不苟言笑,面色沉着的道,“圣上,臣此行是来献千人血书,供圣上御览。”
千人血书是什么鬼?有话好好说呗,用毛笔写不行啊!写血书来吓唬朕?
杨耀令王德去接过了厚厚的一大叠血书,摊开放在杨耀面前的案几之上。
唐朝的文盲率至少在98,大部分老百姓是不会写字的。所谓的血书,其实就是一个个血手印。
杨耀望着案几上令人触目惊心的血手印,也是微微一惊,沉吟道,“薛县令,有何事上奏,但说无妨!”
薛讷双目不怒自威,迎上了杨耀探询的目光,“臣,一告武懿宗穷凶极恶,草菅人命!”
薛讷冷冷的将武懿宗入关之后所犯的罪行一五一十的说了。
武懿宗自入关之后,就在沿途的华阴县境内开始强抓壮丁。
武懿宗强抓民夫的法子简单而粗暴,不问缘由,直接找到华州刺史,华阴县县令。先是当众宣读了皇帝的诏书,然后根据从户部带来的拖欠赋税、延服劳役的名单,令华州刺史、华阴县令比照着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