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朕乃中心(第1/2页)总有奸人想害朕

    薛楚玉率三百龙武军抵达山门,担心皇帝的圣驾受到了叛军的波及,便要引军士上山向皇帝问安。

    他前脚还没踏进山门,便被王德率十个小宦人将一行龙武军尽数挡在了山门之外,冷测测的道,“薛将军,行宫之内有圣上、后妃,还有公主。按照宫规,非经圣上亲自许可,戍外的兵马不得进入行宫面圣。”

    王德所说的乃是皇宫的规矩,只有戍卫的兵士才能进入皇宫。戍外的兵马非诏不能面圣,擅自进入皇宫既是谋反。若人人都能想面圣就面圣,那还得了?

    薛楚玉沙场浴血奋战,大破叛军,到头来却要受一个宦人的刁难,内心是十分的不满。但,他也知属下乃是一群不知礼义,满口污言秽语的军人,若冲撞了圣驾、后妃、公主,他这个领军的将军也脱不了干系。

    薛楚玉强忍着怒火问道,“那请教王公公,龙武军接下来是驻扎在原地休整,还是另有军事任务?”

    王德缓缓的道,“圣上有令,龙武军军士尽数留在山门外,配合着驸马清点所有投降的叛军。这五千叛军虽是一起杀来骊山,但论其缘由,却有大大的不同。为了区别惩戒主犯、从犯,还有不明真相的群众,显示圣上的公允和仁慈,将这些叛军分成了负隅顽抗,被胁迫出兵,直接投降的三类。听候圣上的处治!”

    薛楚玉只能遵照皇帝的旨令,令龙武军前去清点被俘虏的叛军。调遣了,他正要进入山门,王德再次将他拦了,仍是冷冷的道,“薛将军,面圣不能携带兵刃,盔甲,还请卸甲、卸剑。”

    薛楚玉被他再次刁难,神色不悦道,“这,也是圣上的旨令?”

    王德冷笑着道,“这,也是宫规。”

    薛楚玉无奈之下,只能卸了随身的横刀、长剑、强弓,还有全身的盔甲。

    王德这才亲自领着薛楚玉去行宫面见皇帝杨耀。

    杨耀远远的见到王德领着薛楚玉到了行宫,哈哈大笑着下了石阶,迎上了薛楚玉。

    走近之时,杨耀这才看清了薛楚玉的战袍尽是斑斑血迹,可见之前的厮杀,薛楚玉是身先士卒,领着头冲锋陷阵,果是一员战场猛将!

    杨耀挂上了灿烂的笑容,亲热的拉着薛楚玉的手儿,和颜悦色的道,“楚玉,不愧是薛家儿郎,叛军见了是望风披靡啊!若非楚玉及时回援,朕就落入叛军之手啦!”

    薛楚玉也听不出杨耀这话是真的赞扬,还是在语带讥讽,暗暗责备他勤王来得迟了,致使叛军惊扰了圣驾,忙半跪在地,详细的解释道,“圣上,因连夜赶路,臣抵达骊山前,令军士饱餐,休整了两个时辰,以养足精力,一举破敌,未曾想叛军竟先行惊扰圣驾!”

    杨耀替他整理着凌乱的鬓发和战袍,对他的解释是不置可否。

    王德已冷冰冰的道,“薛将军,按照宫规,圣驾在前,勤王之师纵然全军覆没,也当舍命杀敌,哪里有擅自休整不战的说法?奴婢焉知薛将军是在休整,还是在坐观胜败?!”

    薛楚玉哪里敢坐山观虎斗,只因他薛家的治军之风就是爱兵如子,焉能令军士拖着困乏的身子,饥肠咕咕的投入作战,平添伤亡?未曾想皇帝竟扣下这么大顶帽子,他怎么戴得起?

    但薛楚玉的解释却难以述诸于口,他不想龙武军平添伤亡,所以就让圣驾的护卫、宦人去承担伤亡?让皇帝、后妃、公主去承受惊吓?

    这种话儿一出口就是找抽啊!

    薛楚玉这下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只能跪拜在地,神色惶恐的叩首在地,“圣上,臣绝不敢置圣上于险地啊!只是,只是,唉!臣无话可说,自请圣上责罚。”

    薛楚玉勤王来得迟了,杨耀的内心是十分的不爽。

    他通过薛楚玉吞吞吐吐的解释,也能猜到勤王来迟的缘由,必然是龙武军在大战前经过了休整。从战略战术的角度来讲,薛楚玉的战法是无可厚非。

    但,为了减少伤亡,竟然将他这个皇帝推到抵御叛军的最前线去吸引叛军的火力,而龙武军趁叛军难以兼顾,攻敌取胜。

    这,换谁和杨耀换个位子,谁也会不爽啊!

    他是皇帝,他的这个团队,只能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他,杨耀!

    无论薛楚玉有什么理由,也不该令皇帝、后妃、公主、驸马陷入兵祸危机之中。万一行宫被叛军一冲而开,后果是不堪设想。

    当然,将皇帝置于叛军的刀锋之下,这还是杨耀生怒的表面缘由。

    他真正恼怒的是,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只要圣驾在前方,无论前方有刀山火海,也必须向死而勤王,而不是找一些减少伤亡的理由拖延不战。

    今日,龙武军可以因担心伤亡巨大,而将皇帝送到抵御叛军的最前线,吸引叛军的火力,给龙武军创造歼敌的良机明日,面对洛阳强大的敌军,全军上下更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怯而不战。

    薛楚玉的行为,若严格按照军法处治,将他当场去职,甚至是斩首,也是理所当然。

    但,薛楚玉终归是将门世家,第一次上战场,在军事角度考量多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