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第2/2页)总有奸人想害朕

,不敢沿着官道逃命,更不敢经过薛顗驻守的潼关。一行人只能往北渡过渭水,从太行山的山路绕了一大圈,再南下返回洛阳。这一路下来,时间也耽搁了两个月,但所幸平安无事的抵达了洛阳。

    两日前,武三思神不知鬼不觉的回了洛阳城,却不敢擅自去皇宫面见太后,而是偷偷去见了武承嗣,再由武承嗣通报了太后。

    武则天这些日子正在气头上,因为在皇帝离开洛阳的这些日子,她为了解决权臣裴炎,不仅在朝堂之上大肆的安排周兴、索元礼这些酷吏担任刑狱要职,清除异己收买朝堂大臣的人心更是在程务挺的禁军中不断安插眼线。本来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只要时机成熟,便可以收网捉了裴炎这条大鱼。

    但皇帝指认武三思弑君谋反的诏书一到洛阳,算是彻底打乱了武则天的部署。处于劣势的裴炎终于找到了站在道义制高点向太后开火的理由,纠集了一大帮朝臣,开始弹劾以武承嗣为首的武氏子弟。甚至,还有几个折子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太后,要太后必须对弑君行为给出合理的解释。

    之前本来已被收买站队的官员,程务挺军营的中层军官们突然见到皇帝竟然和太后干了起来,而且皇帝在关中搞得有声有色,再非之前裴炎一人在洛阳孤军奋战。

    虽然洛阳是太后的地盘,但皇帝加上权臣的势力,还有富饶的关中、蜀中作为后盾,足以令他们在这个微妙的关头,再次选择了保持中立,又纷纷开始对太后的拉拢推诿起来。

    武则天得到了武三思安然回到洛阳的消息,对这个扶不上墙的烂泥也是恨铁不成钢,恨不得立刻将他交出来,三司会审后直接剐了,才能解了心头之恨。

    但在这个关键时候,交出武三思就是示弱,裴炎完全可以顺着武三思这条小鱼,直接咬到武则天这条大鱼。说到底,大家都是信武的,武三思谋反,武则天能脱得了干系?武则天有没有真的参与弑君,并不重要。只要裴炎咬死武则天参与了弑君,那就足够武则天头疼的。

    武则天唯一脱身的法子,就是死保武三思,撇清武三思与弑君谋反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