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四 琉球移民,徐承信封爵(第2/2页)八零后咸鱼术士

产业。

    如果有着更大的野心,那么可以选择在边疆一带甚至海外获取封地,这种选择相当于在大明旗下的自立诸侯,优点是无人管束,封地面积也能尽可能的扩张。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招揽移民会很困难,毕竟大明子民都更喜欢富足安全的大明繁华之地,而不会想要去蛮荒的新领地进行开拓。

    而且选择这种封地也会面临大明之外的威胁,朝廷能够给与的帮助也有限,不过相对的,如果你能打下额外的领土,那么朝廷也不吝于让你扩大封地,甚至最终建立封国。

    因为有着诸多诸侯贵爵顶在边疆之外,对于大明朝廷也是一种极大的安全与减负的好事。

    每年朝廷都可以减少一部分边军的粮饷,这样中央的财政收入就会更加充足,因为大明建国以来,最大的支出往往就是边军的军费。一般军镇的一年军费开支就东则几十万两。

    所以,以户部为首的官员们恨不得所有封爵的人都选择封在边疆地区。这样就能裁撤大量的边军,至少每年省去百万两以的支出。

    只是自从隆武帝时候一位军功封爵的贵爵在**地区被蛮族下山抢掠而全家死难之后,选择这种封地的新晋贵族就基本没有了。

    所以徐承信还是几十年来第一个不怕死的,自然受到了朝廷和皇家的优待,想要把他竖立为典型。

    其实太阴派也应该算是第一个典型,但是谁让车晨他们选择的是与大明不挨着的海外封地,大明下本来就不重视海洋,而且本身还是出身于方外修行门派,所以就被朝臣们有意无意的给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