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收心(第2/3页)三国之孙氏强敌

但你难道没感觉吗?大家一视同仁,近日来,可有什么事是瞒着你,或你不知道的?”

    “主…公,这…你…”

    “我知道你在顾忌什么,放心,这一百个人只是刚开始,以后你还会带更多兵。至于怕带不好,这根本不是问题,你且放心做,我敢给你,我就敢给你抗事”

    “诺”

    了却李严的心事,看到还楞在一旁的黄忠,孙策恍然,趁此机会,把黄忠的事情也解决了。

    “黄公”

    “公子还是叫我汉升吧”突如其来的任命,让黄忠很不自在,他不明白孙策到底要他怎么样,又是给官又是给权,这让他很迷茫。

    “汉升,这些士卒不满意?”

    “公子,为何给黄某如此厚待?”

    “难道汉升还看不出来吗?”

    黄忠不傻,如此礼遇,自然知道孙策的用意“能看出来,但有一点却不清楚,公子是想让黄某拜破虏将军为主,还是公子你呢?”

    “不如这样,我来为黄公分析一二”黄忠的问题,孙策不知如何回答,孙坚毕竟是自己名义上的父亲,就在刚才还驳回了他的提议,所以不可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孙坚身上,何况孙策老早就有了自立门户,打造自己班底的想法。

    “第一,父亲有他自己的心腹大将,而我没有;第二,黄叙的病,在当前情况下,只有我能治;第三,我是父亲的长子;第四,我相信我自己”

    这四点黄忠听了后面容不由微微抽动,他有点不可置信,尽管之前就感觉孙策思维非常人,可今日短短片语,着实一字一句打在黄忠胸口。

    “如此看来,黄某是没得选了?”

    “黄公,汉升公,给我一个机会,证明我是你最好的选择,也给你个机会,名扬大汉,流芳百世”

    不得不说,孙策的言辞打动了黄忠,名留青史是每个人都想的,但是他心中挂念的并不在此,略微激动之后,黄忠回复道“既然已经说定了半年,那就半年,不过只要这半年内,叙儿真有好转,日后,黄某任凭驱使。但若半年内…”

    “汉升公自去,孙策绝不阻拦”

    “如此,下官领兵回营了”

    解决好李严和黄忠的问题,孙策来不及做其它事,找人要了布匹和笔墨,没办法他实在是用不惯竹板。

    继续将自己关在屋内写写画画,这回他是写练兵之法,参照的就是一些军旅题材的纪录片,以及大学军训的切实体验。

    要梳理的东西很多,从编制到训练方式,从训练方式到训练体量,从训练体量到兵种转变…

    孙策挠头烧脑、挑灯夜战、废寝忘食,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把大致的东西弄了出来,还有很多细节要在操作实验中摸索。

    放下笔墨,收整布匹,稍作梳洗,孙策换了身衣服前去面见孙坚。

    方才孙坚的亲兵前来相传,说是袁术有人过来,指名点姓的要见他。

    都不用作思考,便知是襄城大火的事。

    不紧不慢的来到大厅,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个留着八字胡,还算伟岸的人从席间起身“敢问,这位便是文台兄的长子孙策?”

    孙坚坐在正位,惭愧道“正是”

    “果然一表人才,真有文台兄的风范”

    “子台兄见笑了,这家伙让人头疼着呢”

    说到这里,刘勋面色一沉“是啊,华雄这一退,你我二人的任务就算失败了”

    “世侄,称你一声伯符,你也别见外,虽然我打着的是袁公路的旗号,但我更是你父亲的好友,这次过来两件事,第一是想告诉你,火烧襄城粮仓一事,你做的对,别后悔;第二,便是来看看你这少年豪杰”

    刘勋不似孙策想象中那样,凡是袁术麾下都是酒囊饭袋,反而觉得此人还算那么回事,听他意思和袁术还不是一伙的。

    悻悻然施了一晚辈礼,先把礼数做到位,孙策才回复道“小子孙策见过世叔”

    “联军盟主袁绍来了信,让我和你父亲月后到虎牢回合,此番前去必会追究襄城一事,到时你不必多言,我们自会处理”

    “诺”

    “策儿,为父有另一件事想问问你,方才刘将军提起一物唤作策符,你可知道?”

    “策符?什么东西?”

    “原本是叫桃符,经过一个叫孙策之人改良后,便叫了策符”

    哎哎哎?这什么情况,春联?怎么变成策符了?那老头儿?

    没差,孙策猜得没错,那老头儿从李府领了粮之后,为感恩孙策,硬是把桃符该称策符,而且制作起来比画神像方便了不知多少,再加上两句吉祥话,以及李治门口的广告效应,才几天时间就传遍了南阳诸地,现如今才传到鲁山算是慢的了。

    原本是没多大个事,可奈何这东西简单易制,又比神荼之类的画符更显档次,尤其是有横批的,所以无论有钱没钱的,都换上了策符,有些自负有才学的,自然用着自己的句子,但称谓还是策符。

    这事儿由刘勋说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