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论皇甫嵩(第2/3页)三国之孙氏强敌

都是平时关系不怎么好的几个所部,所以小徐见着,虽是一个营的,但并不打算上前,本来他平时也看不惯这几人“这两人什么来头啊?”

    “是高将军手下百人将,可厉害了,那陈头儿和张头儿平时横行霸道,现在躺地上没了声儿响”

    “动刀子了?”

    “哪有,全是打晕的”

    小徐杵着兵器乐呵呵的看着场内,不想突然一阵骚动“都给我住手!”

    吕布拨开人群,看不出阴晴,深红色的赤兔显得格外夺目。

    不用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看看大郎和二郎,再看看一地的城卫兵“都是你们两做的?”

    “是的,吕将军”

    “嗯,倒是敢作敢当…”本想说要按律处罚,可转念一想自己不正要找亲卫?眼下两人到挺合适的。

    这边还没给出结论,得到消息的高顺也赶了过来,见吕布也在此,不由得挂不上脸,虽然名义上都是吕布的兵,不过手上训练的这批士卒,毕竟还没有编制,说不好听一点,只是个杂牌军,而地上躺着的好歹也是城卫军“绑了”

    “高将军,事出有因,还请让我等解释”杨家兄弟本就不是惹是生非的人,一听高顺不分青红皂白,要绑人,赶紧道明事情前因后果。

    “这姓陈的百人将讹诈百姓,我等看到上前制止,不想他们恼羞成怒,先动起手来,被我等兄弟反制,而后又来一队人,带头的和陈姓百人将兄弟相称…”

    “行了,不管你什么原因,城内斗殴,还是内讧,所有人全部带走!”

    “等等!”一抬手,将其止住,高顺的举动反而促使吕布做出决定“这两人本将军另有安排”有正义感的人,吕布并不讨厌,相反还很欣赏,随即又看了眼还在地上哼哼的城门卫吩咐道“把他们抬走,几十个人拿不下两个人,一群废物,高顺这两人是你营里的吧?”

    杨延平将事情说了个起始,高顺心里其实也就明白了,本说绑了区别对待,结果吕布想要人“禀吕将军,这两人便是您安排过来的,叫杨泰和杨永”

    自从高顺进入并州军以来,就为吕布所欣赏提拔,一度将其视为千里马,然在丁原被杀之后,他心中便有了芥蒂,无论什么时候,对吕布都是以将军相称。

    “哦?王允的侄子?”吕布想起来了,还真就是这两个人,不想他王允还有如此威武的侄子“你们两个才一天,就给本将军惹事,可愿做某的亲卫?”

    吕布身高二米零九,杨家兄弟一米八几,二十厘米的差距,加之其睥睨天下的气势,不但不让人生厌,反倒让人心生敬畏“我等愿意”

    这个回答,是两人发自心脾的回答,在这一刻,他们臣服了,作为一名以武勇闯天下的人来说,吕布确实具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吕布嗯了一声,很满意两人的反应和回答,却不知此刻两人心里却是五味杂全,对视一眼,无奈至极,方才心境被慑失了神,竟然不由自主的跪下,有愧疚却也有期盼。

    …孙策几人在屋里等到傍晚,才听到外面趋渐平静,打开门一看,已经有百姓在街上走动,也不知杨延昭情况怎么样,可千万别出事才好。

    微微有些担心,不过王允那边必须要去一趟,一商议两边都不能耽误,孙策和周瑜前去王允府邸,黄忠则去寻杨延昭的踪迹。

    见得王允,各自分享了一下情报之后,周瑜便提出皇甫嵩的事。

    谈及皇甫嵩,王允摇头叹息,以着一种忆当年的情绪聊起皇甫嵩。

    王允先讲述了一番皇甫嵩和董卓的渊源,在征伐黄巾,镇压边张、韩遂时期,两人都曾参与过,而且又是老乡,董卓曾两次就职于皇甫嵩的麾下,可以说是老同僚了,但仅仅两年的时间,两人身份不仅颠倒,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究其原因在于,董卓更心狠手辣。

    在董卓威震天下之前,皇甫嵩就已经名震天下,王允特意分析了威震和名震的区别。

    “肆无忌惮则威,顾全大局则名”

    董卓入京前,皇甫嵩接到的任务是镇守皇陵,在没有明文谕旨到来之前,他选择了让自己久经沙场的队伍原地不动,直到最后董卓以天子名义召他前来长安,不仅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其兵权,还差点要了他性命。

    “在镇压黄巾之时,义真就多次将功劳分给朱儁和卢植;任冀州牧后,又曾向先帝请命,以冀州一年的田赋来赈养灾民”

    这就是皇甫嵩。

    他的一切行为标准,都是以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名声(袁绍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不如皇甫嵩,虽然一直秉承自己是名望之族),来确定做事做人的行为标准。

    皇甫嵩在意自己的名声,悉心维护,就像鸟爱惜自己的羽毛,对于皇甫嵩来说,名声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但对董卓而言,名声不过是笑话,他追寻的是拳头最大,权力最大。

    “义真当初曾说过,董卓进京有何不可?”

    站在皇甫嵩的角度,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黄巾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