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中伏(第2/3页)三国之孙氏强敌

静的嗯了一声。

    事态有些超出想象,今日若孙策不死,他或许真该好好考虑,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想到一个外人,要不是死心眼就是这人绝对的有情有义,拔出久未出鞘的宝剑,策马紧随其后。

    堪堪躲过一名敌兵的刺枪,孙策心里只恨啊,为什么自己没能继承孙策的武力,哪怕有个一半也好。

    还未来得及抱怨又是当头一刺,眼看迎着面门而来,突然一柄长剑杀至,呛的一声打断攻势,但就这么停顿一下的功夫,突的三名贼兵叫嚣着朝程昱扑来。

    “保护程老先生!”

    其中两名离得较近的侍卫,闻言只好舍了贼兵,打马回头,当中一抵,用马身替了攻向程昱的一击“护着主公先走,我们两人断后”

    断后?这种情况断后就是送死,程昱见过这种眼神,是已生死志的眼神,都是些好兵那!

    “讨逆将军快走,切莫辜负了你的属下”

    孙策已被吓得冷汗直流,这种近距离和死神接触的场面,他还是第一遇到。

    木讷的跟着程昱后面,转身再见那侍卫时,没了马匹代步,呼吸间就被围住,招架不住几合,身上便被刺出四个血窟窿。

    而在马上的侍卫也好不到哪去,贼兵用套马索一拉,当即人仰马翻,顷刻间便被砍成肉泥。

    身边只余四名侍卫,侍卫队长知如此跑下去不是办法,吩咐两人带着孙策和程昱改道小路,分不同方向撤退,自己则领着儿时好友,一同以死断后。

    无名英雄不过如此,他们或许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死得有没有价值,只知道,如果他们不这样做,自己活着更没有价值。

    大野泽方圆有三百多平方里,其北部就是后世著名的梁山水泊。沿着小路,其实也就是顺着大野泽河畔,不过方向从北上变成了东进。

    趴伏在马背上,刚开始的时候,颠簸还会促发不知何时受伤的肋骨,但之后或许是麻木了,已经感觉不到,眼眶也迷糊起来,渐渐的,渐渐的一片漆黑,只有耳边风呼哧而过的声响,以及急促的马蹄声,直到完全失去意识。

    当再次有意识的时候,首先是嘴唇有一丝凉意,而后是湿润感,很舒服。缓缓睁开双眼,此刻已夕阳西下,斜阳从树林枝叶之间投射出来,正好照在孙策面前,只能隐约看见一个铁塔般的身影,正在给自己喂水。

    “这…是哪?”

    “醒了?”声音有些粗狂“先别动,你肋骨断了一截,我已经给你固定好了”

    “多…谢,嘶”透心的疼痛感随着意识回复,排山倒海的袭来,几欲就要晕死过去。

    大汉见了,赶紧问“喂,小兄弟你先别晕,我们去哪?”

    靠着最后一点明智,孙策艰难的说道“不能…回…去昌邑”

    大汉听了有些疑惑“不能回,去昌邑?不能回去昌邑?哎,兄弟你这话说的俺不明白呀,去还是不去?”

    好在大汉也不是太傻,见孙策又昏了过去,一面喂水一面分析‘他跑出来的方向应该是大野泽,那边有好多蛾贼,这人显然是官,也就是不能回那个方向了?那么就是去昌邑了?可是俺还要回家,还是先给你找个医匠,要去你自己去’

    好消息是,马还在,兴许是跑累了,吃了会草料就在原地休息!可坏消息是照孙策目前的状况,再让马颠簸一会,怕是就要散架了‘唉,真是伤脑筋’

    没敢让马拖行,只能牵着马,背负着孙策前行,大汉身体素质正如彰显的外形一般扎实,急行几里路后,总算在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前找到一座渔村。

    话分两头,另一边解烦军在得到信号后,马不停蹄的赶往出事地点,结果已只剩满地尸体,杨延昭和周瑜发疯般的满地里寻找…整个大野泽只回荡着‘伯符’、‘主公’,从晚上到白天,又从白天到傍晚,一天下来,无论是水里,芦苇荡里,还是方圆几公里内的树林里,什么都没找到。

    ‘啪’‘啪’‘啪’

    杨延昭无声的拍打着自己的耳光,周瑜见了顿时双眼一红,一脚揣在杨延昭后背,前者摔在泥地里,仿佛没有疼痛感似的,又一个劲的用头撞击地面,好在李严及时制止,将他连拖带拽的从泥地里拉起来,这一刻,他才终于啜泣起来“放开我,让我死,让我死,放开我,放开我…”

    周瑜听了更恨,一把拎住杨延昭领口,狠狠摔在地上“都不准扶他,让他死,平时嬉皮笑脸就算了,关键时候竟然玩忽职守,本就当斩!”

    杨延昭听了并不反驳,继续跪在地上不停的用脑门砸地,这也是在古代,还是沼泽边上,要换成水泥地,早就死的不能再死。

    周瑜这么一发话,李严确实不好再劝阻,最后只能是黄忠先将人打晕“公瑾,没找着人其实是最好的结果,说明至少没在这里遇害,而且我也看了,六个侍卫里只有四个侍卫的尸体,应该是逃脱了出去”

    “既如此当扩大搜寻范围,正方,俊义,我们分别朝西,北,南三个方向去寻,黄公你在此等候刘岱?或者有了伯符消息,发信号给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