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1/2页)三国之孙氏强敌
旱情已经席卷了大地一个多月,原本盘踞在城阳郡和北海郡南部的管亥所部,再也坚持不下去,只能率部攻略北海治所潍县,指望用城内的粮草缓解当下困境。
北海相孔融搞学问他在行,可打仗,在讨伐董卓时就已经彰显出来,几乎是一击即溃,要不是有个王修能撑着大局,怕是连他自个儿都要落在敌人手里。
当他得知管亥北上时,正在和一众属下谈论旱情。
‘咵咵’,手握五万大军的管亥吓住了孔融,手中竹简洒落一地“已到何处?”
“营陵,大人,快下令关闭城门吧”
“关,快关!”短暂失神后,孔融连忙听从王修的意思,将大门紧闭。
“子邵,城中有多少兵马可用?”子邵是孔融的功曹,姓孙名邵,多次被孔融赏识,还往朝廷里举荐过。
“三千人,奈何稀于操练,只能作守城用,如今旱情严重,只怕管亥是为粮而来,不如给其粮,将其劝退?”
“那,快遣一使,前往贼军大营,言明老夫之意”
管亥这个人,说他通情达理吧,也确实,青州境内就北海和东莱他没有过分肆掠,毕竟孔融是个好官。
说他蛮狠不讲理吧,要看怎么分,打家劫舍就不说,他还经常自称西门豹,替百姓伸冤,凡是有劣迹的士族,一概斩杀。
性情也比较奇怪,有时候大肚得很,即使让别人骑在脖子上,只是一笑而过,有时候又随意兴兵,泰山臧霸惹都没惹到他,莫名其妙就被管亥带兵打了一阵秋风。
“孔太守愿意给多少粮食?”
孔融的信使,管亥没有拒之门外,叫进帐来问清来意。
“大人未,未曾说过”
“回去吧,告诉你家大人,三天内,我要五万人三月的粮草,不然管某就只有自己取了”
五万人三月的粮草,孔融哪有这么多,如今可是灾年,若是平常时期,别说五万人,十万人他也能拿出来。
孔融没辙,只能再问王修,后者想了想答道“太守大人可以先假意答应管亥的要求,但需要时间从东莱筹集,让他宽限到七日。这时,太守大人当向四方求援,听闻乐安孙策兵马强健,可引为外援;另有平原刘备,曾与卢中郎伐过黄巾,亦可引为援;最后徐州牧陶谦与大人有旧,此乃第三援。三路人马但来一路,皆可解除北海之围”
“叔治帮了老夫大忙!某这便让人前去送信”
“太守大人且慢,今天下旱情四起,不宜动兵,据闻当初孙策就为了防旱而拒绝了公孙瓒的邀请,而刘备和陶谦也因为旱灾才停止对外用兵,所以此去之人,当能说会辩”
“那依叔治看,何人能担此大任?”
“徐州可由孙公佑前去,平原遣一上将即可,下官自去乐安”
…当孙策拿到书信已是事发后的第三天,王修先投了拜贴,结果被侍卫回了,孙策前几日为了开矿的事,正在和陈登、糜芳商讨,所以下令谢绝一切拜访。
不过当王修拿出公文,性质就不一样了。
“外官王修,拜见讨逆大人”
没有官位之前,都是他拜见过去,拜见过来,小侄过去,小侄过来的,有了官位,刚开始孙策还挺新鲜,非常享受这种身居高位为人所仰视的感觉,可久了便也乏了“起来说吧,现在北海什么情况?”
将自己给孔融出的谋划详尽道出后,王修就一直在观察孙策的表情,好像是听进去了,但此刻却为什么在盯着地面发呆?
不错,孙策又开始神游:北海之围,按照三国演义来说,是正式进入刘备剧情的分水岭,太史慈,对了太史慈呢?好像没听说他回来,其母此刻应当正在乐安享清福。要不要去解救北海呢?好像现在粮食还算够用。王修这个人好像挺不错的,游戏里面这人携带着的buff可是‘名士’…
真不能怪孙策思维太散发,每当发生历史事件,他都会拿来和自己记忆中的进行比较,这或许才应该是穿越者的后遗症,绝育什么的,项少龙应该是自己问题吧?反正貂蝉肚子越来越大了。
“咳咳,主公”法正实在是看不下去,这主公啥都好,就是莫名的爱出神,这样会搞得别人很尴尬啊。
“啊,实在不好意思,本将军正在思考当不当出兵,孝直你觉得呢?”
“回主公,下官认为,此次当出兵”
孙策略显意外,还以为法正会坚持程昱的观点,坚决杜绝出兵这种事,不想此刻他的‘画风’突变“说说你的看法”
现在的情况不比当初,如今乐安,济南,齐国三地平稳发展,虽然又重新注入不少流民,但由于有了丰富的应对经验,并没有给孙策带来多大麻烦,一切井然有序。
没有后顾之忧下,自然可以出兵替孔融解围。
其实还有一点,法正没有当面说出来,那就是济南、齐国正逐渐趋于饱和,平原尚在刘备手中,并不适合动手,自然就只能往北海看齐,孔融这一次只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听了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