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瞒天过海(第2/2页)三国之孙氏强敌

而下司吾,其原因就在于和周瑜的矛盾。

    “作为一名常年统兵的老将,黄忠很清楚,如果和周瑜再这样僵持下去,司吾他们是肯定攻不下的,与其在这里空耗粮草,不如强攻一次,要么攻下城池,要么打道回府,再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如实告知孙策”

    关羽的分析,副官似懂非懂,不过能把西门的防守力量调来,却是一个很令人舒心的决议。

    很快,关羽的调动就起到了作用,不仅将黄忠的攻势扑灭,还把战线划到了城墙外,又重新展开了弓矢的较量,以及城墙的争夺。

    这场战事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时辰,初步统计恣睢军只剩五千余人,看着即将落入地平线的太阳,黄忠嘴里不由念叨着什么。

    “报,关将军,大事不好,周瑜,周瑜所部突然出现在西门外,带着大量攻城器械,我军守备不及,西门失陷”

    ‘哐当’手中冷艳锯应声而落,鏖战了一天,疲惫的关羽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周瑜攻陷西门,关将军退吧”

    夜袭,不和,分营,踏营,退营,急攻,沦陷…一幕幕闪过脑际,再将这些画面拼接在一起,瞬间想明白了很多地方。

    悔恨的一拳击打在城墙上,关羽仰天长叹,此战他应负全责,轻敌不说还自傲,也亏得周瑜给他下了这么大个套,实在败得不冤“退兵”

    那边关羽失了司吾,这边张飞也没好过,回到良成后,他就被风言风语所包夹。

    “听说张将军,已经投降孙策了?”

    “可不是,张将军本来已经中伏,结果又让孙策放了回来”

    “嘿,你们这些都是老消息了,我这有个最新消息,张飞是觉得徐州非孙策莫属,所以早背着刘大人投靠了孙策,再后来为了谋求进身之资,才狠心的带着我们去中伏击,孙策念的那什么海,什么流的,就是在给张飞念暗号”

    诸如此类的流言,转瞬间就席卷了整个良成,不仅对士气打击严重,连带着张飞整个人心情都不好。

    而次日早上一点卯,发现少了两营人,一查纠,才发现是两名原陶谦将领,怕张飞真降了孙策,连夜带着部队回了下邳。

    更糟糕的是关羽还领着残军败将来找他,两人将遭遇相互诉说一番后,不由有些哭笑不得,再将战事一讨论,只好率兵而归,司吾既失,再守着良成完全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