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做月老(第2/3页)大唐承包王

讪笑了两声,一把抱起车厢里的李贤,逗弄起了小孙子。

    “母亲。”

    “恩,瘦了也有威严了。”

    李宽望着双眼湿润的苏媚儿,奇道:“你那看他出瘦了,我看他倒是胖了一些,你们啊,能不能别总来这么一套,长时间不见就来来去去的说瘦了。”

    苏媚儿湿润的双眼顿时没了泪水的痕迹,哀怨的瞪了李宽一眼。

    李宽瞧了儿子,撇嘴认真道:“至于威严么,也就那样。”

    闲谈之中,一辆又一辆的马车进了皇城。

    下车,李世民和李宽率先进了太极宫,有意思的是,李宽还抱着女儿和儿子一同进了太极宫,好些老臣张嘴,愣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跟上李世民和李宽的步伐,遇上一个女儿奴的太子,真是没办法啊。

    好在,今日没有谈正事,进太极宫之后也是吃吃喝喝,没有那么的礼数,否则李世民和李宽真有可能看见谏臣撞柱的奇景。

    “今日不谈国事,诸位吃开心。”李宽朝朝臣们拱了拱手,笑道:“下面请陛下说两句,咱们开吃,都随便一些。”

    李世民望着李宽,心想你把老子想说的话都说了,你让老子说什么?

    瞪了李宽一眼,却见李宽抱着李爱正喂吃的,李世民无奈的叹了口气,开始了长篇大论,主要还是回忆早些年与一帮子老臣在宫里吃吃喝喝的场景。

    然后就带动了一帮子武将们哈哈大笑着说陛下当年可没这么多话。

    武将们比文臣随意,这种随意来自于今后的安稳和已经走在了路上的退路,大部分与李世民同时期的武将其实已经很少参与朝政了,挂着一个兵部尚书的名头,都他娘的跑到军校教学生。

    若非还有李绩和程咬金,整整有七八个兵部尚书的兵部真找不到一个尚书出来商议朝政,就是李绩和程咬金也上奏过多次说去军校了。

    还有李道宗,若非有一个礼部尚书的名头在,也早去了军校,就是有礼部尚书的名头,若非李宽当初有事安排他,估计都住在李世民赐给他们的小楼里。

    相比起文臣他们是最放得开的,也是最为随意的,反正后路已经找到了。

    李世民见此似乎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与朝臣们胡吃海塞的时候,大喊道:“那就开吃。”

    今日是一场忘记了身份的君臣相聚,刘弘基这类不着调的老将纷纷端着酒碗朝李世民走了过去。

    若非大家都老了,知道节制。

    若非有李泰一直在李世民身边挡酒,李宽估计李世民今天能喝死过去。

    找找李宽敬酒的人也不少,牛进达、侯君集、张亮,最后就连平阳公主都来喝了两碗酒离去。

    孙伏伽端着酒碗走来,瞧了眼李宽的脸色,顿时便端着李宽桌前的酒碗闻了闻,不是孙伏伽谨慎,而是被李宽给坑了好多次。

    每次到桃源村李府,总是被灌得不省人事,但李宽啥事没有,后来偷偷问过李哲才知道李宽喝的是白开水。

    “我说你至于吗,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怎么可能与以前一样。”李宽翻着白眼,望着孙伏伽。

    “你这酒都是参了水的,你以为我闻不出来。”

    孙伏伽埋怨了李宽一句,压低声音问道:“今日不论君臣,你我多年的朋友了,跟我说句实话,回来的官员之中,哪些人的本事最高。”

    “怎么,这就准备拉人了?”

    “不拉不行啊,御史台自从魏相去世之后,你看看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还有刑部,虽说我只是暂代,但刑部也是缺人啊,就张亮那二杆子货,杀人他行,管理刑部差远了。”

    作为前刑部尚书,张亮在孙伏伽眼里估计不入流,李宽都有些替张亮感觉到委屈。

    “刑部的事不用你操心了,你管好御史台就行了,张亮估计还是得做刑部尚书,不过有李道裕在,刑部没有多大的问题。”

    对于现今刑部侍郎李道裕,孙伏伽还是放心的,若非李道裕威望不高,担任刑部侍郎也没多大问题。

    “回来的人之中,我与父皇其实已经有安排了,少不了你御史台的人,不过这么跟你说吧,他们之中任何人去御史台都会是干将,比你弟子朱宸都不差,只要你能划拉一个人到御史台,都是你赚着了,不过刘仁轨你就不要想了。”

    “怎么意思,我听说刘仁轨以前不就是你手下司法院的院长么,按理说到我们御史台正合适啊。”

    李宽没好气道:“那你知不知道刘仁轨以前还是一市之长,政务能力更优秀,他还是以前的海军大将呢,军队指挥不必各位国公差多少,海上战争指挥甚至在大唐无人可及。”

    “那是能人啊。”

    “所以没你御史台啥事,我对他另有安排。”

    “听你这意思,房相和长孙司空也没希望了。”

    李宽点点头,没说话。

    “那我心里平衡了,那个李元明呢?”

    “这个倒是可以有,不过得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