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热情参与(第2/3页)大宋边陲

不能全便宜了别人。”

    小桃兴奋的嗯了声。

    宁完我红唇轻撇,对陆扬的印象大跌,还以为多有水平的题目呢,想不到竟是些俗不可

    耐的题目,简单粗鄙。

    宁知州也紧皱眉头,大摇其头,显然很失望,心中甚疑,莫非陆扬就这点水平,倘若真如此,那自己是不是看走眼了?

    柳通判妻子柳氏冷笑道:“果然粗鄙不堪,还端的卖弄,出什么题目,下人都能答上来。”

    王满堂和众同行皆表示不解,题目怎如此简单。

    台下的王琼美眸盈盈,她很想回答。

    王凯则小声道:“家姐,这题也太简单了吧,随便都能答上。”

    王琼嗔道:“虽然我不知道陆官人是甚用意,但他定有自己的想法。”

    “切!”王凯不屑道:“我倒觉得陆官人经商可以,这文采却差点。”

    “闭嘴,不过是刚开始而已,且看后面。”王琼看到弟第竟然敢看不起陆扬,心头着实不喜。

    王凯见家姐王琼维护陆扬,眼珠一转,在她耳边道:“姐,您不会是喜欢上他了吧。”

    王琼粉面唰的红了,狠狠的瞪了一眼王凯,讥讽道:“管你何事,你追着陆家的使女果菜不放,你那点花花肠子,别以为姐不知道。”

    王凯大囧。

    这时,台上的小西娇声说出第二道题:“请问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分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了,说简单也不简单。

    “小桃,快答啊。”宁完我催促婢子道。

    小桃不好意思道:“小娘子,人家只知道前面的,后面的知道几个,回答不全的。”

    而那些读书人,很多大眼瞪小眼,不知春分秋谷,所谓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说的就是古代的读书人。

    “徐兄,你可知道?”蒋浪小声问道。

    徐明装作不屑道:“我等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书,岂能回答此等俗不可耐的粗鄙题目。”

    柳延庆等深以为然。

    再看场下众百姓,纷纷挠头思索,

    “俺来答!”一名老实巴交的农夫大胆的答道:“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回答正确!”陆扬道:“请送这位大哥香皂一块。

    并特意嘱咐道:“再奖励肥皂一块!”

    台下一片哗然,不知陆扬为何额外奖励答题人一块肥皂,羡慕嫉妒同时,又甚为不解。

    宁知州和柳通判亦不明白陆扬为何如此。

    就听陆扬道:“诸位一定很奇怪这位大哥为何多得一块肥皂吧,陆某以为,我汉人乃农耕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而二十四节气乃我们的先祖经过长年的劳作,历经无数代总结的农事精华。

    正是有了二十四节气,我朝的农业,我们种地的才受益无穷,岂可等闲视之。我相信台下的众位乡邻知道二十四节气,却未必能全部回答上来,而这位大哥能全部答对,足见他是为有心人。”

    宁知州听的频频点头,有点意思了,这才是陆扬嘛。

    即使柳通判和陆扬有嫌隙,也觉得此子说的颇有道理,令人刮目相看。

    “请听第三题。”陆扬扬着手里的纸张道:“陆某手里的这张纸,称为棉纸,我的问题是,最早的纸张是由谁发明的?请说出他的名字和所处的朝代?”

    宁完我美眸一亮,想回答又欲言又止。

    台下读书人心道:嘿嘿,终于来了。

    “小娘子,是哪个?”小桃小声问。

    “东汉蔡伦。”宁完我轻声道。

    “我来回答这道题!”黄术站在对面二楼,风骚无比的率先道:“是东汉的蔡伦。”

    陆扬微微一愣,不由失笑。

    这几个家伙和自己有仇,也来凑热闹,也罢,冤家宜解不宜结。

    “回答正确,送那位相公香皂一块。”陆扬大度道。

    “恭喜黄兄,贺喜黄兄。”蒋浪,徐明等恭维道。

    黄术得意洋洋,装逼道:“这题目毫无难度,小菜一碟尔。”

    “第四题,请问,在未有纸张前,我们记事主要用哪几种材料?”

    “小生来回答此题。”站在台下的田小相公举手抢先道:“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用结绳记事,春秋以前,记事主要材料有竹片,木片,瓦片,丝绢等。”

    “回答正确!”

    田小相公如愿以偿,得到一块香皂,宝贝似的揣在怀里,眉飞色舞,喜不自禁!

    “请听第五题,我大宋有三十六行当,分别是哪三十六行?”

    哗!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引得台下议论纷纷,切勿小看此题,和二十四节气一样,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连宁知州和柳通判这样的,估计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