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闻名满京华(1)(第1/3页)大宋边陲

    “走,追上去见识一番,难得遇到猜谜高手,倒要看看是甚样人。”

    众王孙着实好奇的紧,闹元宵,闹元宵,总之遇到点新鲜事,大家伙都乐意凑个热闹。

    这帮王孙,他们今晚把樊楼最有名的七位明珠全带了出来。

    这七位明珠以绛珠为首,分别是翠珠,绿珠,彩珠,赤珠,粉珠,紫珠。

    七女春兰秋菊,各不相同,是京城王孙公子,秀才官员们,趋之若趸的明星。

    歌舞艺伎,卖唱不卖身,她们凭的不单单是姿色,更重要的兼具才情。

    其中王渝喜欢绛珠,潘豹独爱绿珠,高建喜欢粉珠,前平章事向敏中的孙子向锦明喜欢翠珠,总之每个艺伎都有自己的拥趸,至于能不能一亲芳泽,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若想娶回家,亦不是不能,但难度不小。

    比之大唐,北宋民风开化程度不如,但比明清要强太多。

    王渝骄傲,潘豹性稳,向锦明和他祖父一般无二,胆子大,高建年纪最小,好色之心却最重。

    这厮早花心思上了粉珠,潘豹承诺要娶绿珠为妾,王渝对绛珠钟情,却始终难以如愿。

    绛珠看的明白,如王渝这般家庭者,她很难融入。

    陆扬等一行人随着人流走的甚慢,悠闲地驻足流连各个漂亮的花灯前,品头论足一番,然后再顺道猜猜字谜。

    不得不说,古代的花灯技艺一点也不亚于现代花灯,古人在某方面的智慧,甚至碾压现代人。

    不但花灯洋洋大观,一些早已失传的江湖绝技,杂耍,组成了我们中华文明璀璨的文化根基。

    陆扬甚至庆幸他来到古代,而且是祥和无战乱的时代。

    打打杀杀,排兵布阵,杀伐果断,固然热血沸腾,可又有谁真的愿意打仗呢。

    能和众多美女,平平安安过一生,岂不是更好吗。

    不过,世事难料,谁知道历史会不会有偏差,有些许改变,到那个时候,不想面对也得面对。

    陆扬等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御街已走了大半,快至宣德楼。

    “杨琪姑姑,你看这几个花灯多好看。”

    前方,离着陆扬等几米的地方,有数名身着鲜艳斗篷,马靴翠裳的女子,正抬头观赏一组花灯。

    几名女子中其中一个,陆扬看到,铁定认识,不是别人,就是高建的姐姐高雪梅。

    一组花灯为走马灯,徐徐旋转着,其上画着各色奔马。

    花灯柱心中间写着一行字,灯谜招亲!

    杨琪秀眉修长,标准鸭蛋脸,却满满的英气,她仰头观看,念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而这一组花灯前,守着几名仆役模样的人,见到人,就躬身作揖道:“这组花灯是我梁家所做,其上灯谜,凡猜中者,我梁家就可招为婿,有文采的王孙公子,无论贫富,凡年满十五至三十岁者,可踊跃来对。”

    “咦,还真有意思,人家在上元节猜灯谜招女婿,我等还是莫要猜了,免得猜中被人招了婿!”高雪梅笑道。

    “你是没指望了,你要被人招了婿,我家文广怎么办。”杨琪调侃道。

    高雪梅羞涩垂首。

    “几位小娘子,莫要挡了别人猜谜。”那仆役皱眉道。

    这几个仆役真心失望,人多如牛毛,猜谜的不少,可无一能对上的。

    他远观不远处走来一群男女,就怕杨琪等女孩子挡住了别人。

    “呦呵,姑奶奶偏不走,我来问你,你家是做什么的?家里可曾有人在朝为官?”杨琪挑眉道。

    “未曾,俺家老爷乃是做酒的商人。”那仆役拢着袖子,不理会这几位美娇娘,反而喊道:“诸位路过的王孙公子,过来看啦,俺梁家设灯谜招婿,诸位可快来猜,机不可失!俺家小娘子年方二八,长的花容月貌,贤良淑德,识文字,善女红,但求一佳婿尔,速来猜我家灯谜对子。”

    仆役这一喊,顿时引来一大帮赏灯者,有知道的道:“原来是梁家老爷为女招婿,这招忒也新鲜,我等不妨猜猜。”

    一些个书生们蜂拥而来,不一会儿,围了许多看客。

    “那里围了好多人啊,咱们快过去看看。”

    春妮和众女手拉手,也过来凑热闹。

    陆扬恰听到灯谜招婿这些话,顿时觉得有趣,古代,摆擂招亲,抛绣球,以诗招亲,甚至拉郎配,都是时代风貌的体现。

    “闪开了,闪开了,我家官人要猜。”

    春妮见人多的挤不进去,眼珠一转,就娇声喊道。

    “又有人想试试。”人群看到青春娇俏的七位女孩子,顿时目光似狼,但看到她们身后一大票五大三粗的汉子后,立即把挑逗的话儿憋了回去,赶紧闪道。

    而杨琪一行人看到这群男女后,不由惊讶。

    “这些姑娘大汉们来自哪里,穿的怎生古怪。”

    高雪梅一见,脸色就挎了,尤其是看到其中的陆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