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闻名满京华(2)(第3/4页)大宋边陲
若,丁谓等冷笑。
“老大人勿恼,不过区区五万两而已,我想老大人家里还是能拿的出来的。”张钦若阴阳怪气的道。
这话,明显是说给赵恒听的。
“哼,老夫虽有家财,但都是朝廷发的俸禄,哪里能拿出五万两来,张大人说话是要斟酌的。”
王旦性宽厚,对张钦若在圣上面前的挑拨之语,岂能猜不出。
赵恒却道:“老大人慌什么,斗诗你家孙儿不见得会输嘛,那陆县男是生意人,颇有家财,五万两对他来说,算不得大事,倘若他输了,你家孙儿岂不是凭空多了一大笔进项。”
王旦心道,圣上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斗输了,老夫哪里去弄五万两去。
“危险啊。”工部尚书张琼偷偷在王旦耳边道:“你家孙虽优秀,但那个陆县男亦不是好相与的,他敢于立下五万两的彩头,似乎胸有成竹,那可是个做生意的人精啊。”
王旦顿足道:“老夫岂能不知,宁知州和老夫多次说起此子在保德州的诸多事迹,你听听陆县男以往做的诗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昭昭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好词!”张琼赞道。
“你在听听这首,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张琼抚须沉吟:“这首差强人意,还是第一首鹊桥仙好。”
“哎!”王旦嗟叹。
张琼低声道:“老大人何必担心,家孙身旁全是些达官贵人的子弟,他们哪个家里少了银子的,那些个富商之子巴不得送银子给老大人呢,现在就是机会,他们定不会让老大人家孙掏银子的。”
“话虽如此,要是被人逮住把柄,老夫这官也别做了。”
“圣上都允许的事,老大人怕啥,就算张钦若,丁谓等人心怀不轨,日后以此要挟老大人,不是还有老夫和其他大员吗。”
事实确实如此,王渝不傻,假如没人帮他掏银子,他万万不会答应和陆扬押五万两彩头斗诗的。
此时,下方的陆扬和王渝签了赌约,问题来了,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谁的诗做的又快又好,如何评判,谁来评判?
王渝等人又傻了眼。
陆扬微微一笑,望了望高高的宣德楼,说道:“当今官家和诸位大员都在宣德楼赏灯,就让官家和那些朝廷大员做我等评判。”
王渝这时才头皮发麻,他爷爷就在圣上身边呢,倘若要是让爷爷知道他和别人下彩头五万两斗诗,回去还不打死他。
“你怕了?”陆扬挑眉。
王渝骑虎难下,硬着头皮道:“本相公何时怕过,就依你所言。”
于是,那金吾卫又气喘吁吁跑上汇报。
赵恒乐不可支道:“答应他们,既然是上元节,就以上元节为题,限定二人一刻钟做出一首诗词来。”
金吾卫下来后,大声道:“圣上口宣,着王渝,陆县男以上元节为题,限定一刻钟做出一首诗词来,交与圣上和诸位大人裁决!”
“臣领命!”
“诸位爱卿,你们猜猜,谁会赢啊?”赵恒兴致勃勃的问道。
众朝臣面面相觑。
“臣以为,老大人的家孙王渝赢面大些。”
“臣也以为如此,陆县男是经商好手,但诗词之道,好像并不太懂。”
众臣七嘴八舌,总之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王渝,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拍王旦马匹的,当着王相的面,怎敢说人家孙子不如别人。
再则,他们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毕竟对陆扬缺少了解,一个痴迷于商业的,哪里会吟诗作对,就算会些,想必作的也好不到哪去。
“皇后娘娘和张爱妃猜猜。”
“臣妾觉得是王相的家孙会赢。”张妃道。
“臣妾以为那陆县男会赢。”皇后刘娥道。
“哦?何以见得?”赵恒道。
“陆县男虽有银子,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怎会随便在自己的弱项和人下五万两的彩头,他经商厉害,岂能算不清楚这点账,定是胸有成竹才可能和王相家孙立下五万两的赌约。”
“皇后娘娘分析的有道理,可万一是少年意气呢。”赵恒道。
“那就是臣妾意料之外了。”刘娥道。
“张爱卿,你觉得呢?”赵恒问身边的张钦若。
张钦若看一眼眯着眼的王旦,道:“圣上,臣以为陆县男胜算大。”
“何解?”
“臣和皇后娘娘的分析一致,臣关那陆县男,年纪虽轻,却不是行事乖张孟浪之人,没有把握的事,敢在众目睽睽之下立字据,甚至让圣上做他们的裁判,这不明摆着的事吗。”
赵恒点点头,道:“那朕就和众位臣公拭目以待!”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想不到一个热闹的上元节,竟出现当场斗诗的闹剧,而彩头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