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闻名满京华(3)(第1/3页)大宋边陲

    南宋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怕是穿越者引用最多的一首词赋,其流传千年而不衰,诗词之美,意境之悠远,立意之精准,怕是千年以下,无人能及。

    只好对不起辛弃疾了,他拿来装逼用用。

    人家给了你扬名立万的机会,如不去把握,岂不是愚蠢。

    高建一行人登时傻了眼,这时间才刚开始,陆扬就已经口占出来了,更要命的是,陆扬作的这首青玉案元夕,着实令人惊叹,惊奇。

    作的好不好?看围观者的叫好声和赞叹声,惊呼声就知端倪。

    京城百姓欣赏水平,文化程度,自是要比那些边陲苦寒之地的百姓高了许多倍。

    何况,人群中不乏水平甚高的生员们。

    再看绛珠等一干艺伎,更是心旌摇荡,喃喃自语,不断的重复念着这首青玉案,越发视为经典中的经典。

    “陆县男之才,堪比王相。”绛珠美眸泛着神采,目光凝望着潇洒不羁的陆扬。

    心道,世上若有奇男儿,陆官人当属第一。

    “倘若科举,陆县男这首词赋,怕是邀被官家钦点为状元之才的。”绿珠道。

    陆扬身边诸人皆松了口气。

    赵舍人不住赞叹:“主上之才,舍人万万不如也。”

    “赵舍人,你是童生,你认为主上这首词做的如何?”张贵轻问。

    赵舍人叹曰:“唐宋以来,不敢说最好,但放眼整个大宋,暂无人能及。”

    张贵等振奋,那就是主人不可能输了,哈哈。

    “看来主人要在今夜名扬天下矣。”

    “就是不知圣上看了,能不能封赏主上更大的官做。”

    这些护卫,虽学识浅,但为官的心思始终未熄灭,跟着陆扬,一是吃饱饭,二是奔个好前程,今夜圣上和朝廷众大员全在,主上表现好了,圣上一高兴,说不得封赏的官职越高,那他们这些人岂不是有更大的机会提升。

    这是人之常情,不已人的意志转移。

    但他们明白,当今世道,官家不喜武人,大家看不起武人,也只有陆扬这位主子,才看得起他们,给他们好待遇,尊重他们。

    王渝没料到陆扬几乎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之能,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所作词赋更是令他震惊,一时间,他亚历山大。

    额头出了细汗,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众目睽睽之下,他的跟班们个个急的跳脚,却不敢叨扰到他的思路。

    有了!

    也就短短五分钟不到,王渝眼神一亮,轻松了口气,作个罗圈揖,就开始摇扇子,摇头晃脑吟道:“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床破月寻人。”

    “好!”

    声音甫落,高建等就迫不及待的鼓掌叫好。

    围观者也是掌声阵阵,赞叹连连。

    “王渝就是王渝,不愧咱东京国相的家孙。”

    “人家以往作的词赋,可是得到圣上点赞的。”

    “这首临江仙,比那青玉案比,毫不逊色。”

    “真的?可我总觉得青玉案要更好一些。”

    “咱们说了不算,待会儿有圣上和大员们亲自评判高低。”

    “我等拭目以待吧,今日真是值了,赶上了千年难遇的斗诗,这一出,怕是要载入历史了。”

    “您说的没错,想不到保德州一小小县男,竟有状元之才,真真令人称奇。”

    “什么话,无才无德,能被封为县男,虽是个虚职,可也是五品官啊。”

    “你们还不知道吧,那陆县男就是研制香皂和肥皂神物的那个,据说圣上要封为贡物。”

    “我去,原来正主在这里,那香皂俺家有一块,足足花了俺三十两银子,俺平时哪里舍得用,肥皂倒是便宜些,也得差不多二两一块呢。”

    “狗蛋兄,您觉得二位高才谁的词赋更佳?”

    “史老弟,这俺哪里晓得,反正俺是万万不如的。”

    “小生以为王相公的临江仙要更甚一筹。”

    “去,你可不能昧着良心说话,拍马也分时候,我们以为青玉案好。”

    “都江仙更佳!”

    “青玉案好。”

    ‘我打死你个抬杠的!’

    “咦,你忒也粗鲁,竟踢我老二,真真可恨。”

    于是,众书生乱作一团,打闹起来。

    “都给我住手,谁敢再打闹,直接戴枷示众!”城防巡检厉声呵止。

    “嘶,好你个鳖孙,小生的眼都肿了。”

    “你个鳖孙最下作,你要不踢俺老二,俺能还手吗。”

    且不管众人议论纷纷,品头论足。

    当赵恒和众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