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梁家诗会(1)(第2/2页)大宋边陲

    绛珠,翠珠,粉珠等樊楼七女,自是跟随着王渝,高建,潘豹等王孙子弟。

    其余还有数位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面生。

    众人男女分开而坐,落座后,梁倩瑛美眸流转道:“今儿咱们按照往年约定,举办诗会,倩瑛荣幸作为本次诗会的首脑,召集诸位精英前来相聚一堂,实为幸事,按照惯例,诸位自行介绍一二,免得彼此不识,闹了笑话。”

    王渝插话道:“倩瑛小娘子,今日相聚,除了几人大家不熟外,其他人都算是老相识了,本官人提议,让陌生面孔的先介绍介绍自己吧。”

    梁倩瑛掩唇道:“就依王官人所言。”

    王渝见梁倩瑛巧笑嫣然,风华绝代,不由心动莫名。

    聚会哪少得了美女,所以,今日到场的,可谓绝色众多,不言樊楼七女,就说其中簇拥着那青衣公子的三女,就是京城有名的绝色美娇娘,一名陈师师,薛冬冬,李香香。

    此三女艳名在外,做的是皮肉生意,在场的王孙公子一多半都曾是她们的入幕之宾。

    梁倩瑛虽是商贾之女,却早已名闻京城,好颜色,好诗词,好交际,很有手腕,年方一十二岁时,上门求亲者就络绎不绝,可梁倩瑛喜欢自主择婿,所以一直拖到一十六岁,还未订婚。

    其父梁作兴不免着急,于是自行其是,元宵节上灯谜招婿,后传言灯谜为一女子答对,不免引为遗憾。

    王渝年少慕艾,喜绛珠,然他深知,绛珠身份和自家悬殊过大,像他爷爷国相的门庭,怕是即便自己娶了绛珠,也不过一偏房妾室命运。

    梁倩瑛倒是自己好伴侣,王渝不免存了求亲心思。

    当然,今日来的书生,商贾之子们有此心思者甚众,王渝就不得而知了,只有暗中观察。

    陈师师,薛冬冬,李香香,高建等都曾上过她们的秀床,见三女簇拥着的一位丰神玉朗的男子,状态亲密,不由吃味。

    于是折扇一指那人道:“在下高建,敢问高姓大名?”

    众人也是好奇,纷纷望去。

    那人不卑不亢,起身作揖道:“小生福建崇安人氏,柳景庄是也!”

    “没听说过!仁兄请了!”高建打个哈哈道。

    那柳景庄不以为意,抱抱拳就坐。

    此时,薛冬冬却起身道:“高相公可曾听过双声子,晚天萧索这首词吗?”

    “不曾!”高建摇首道。

    王渝沉吟插话道:“晚天萧索,断篷踪迹,乘兴兰棹东游……冬冬姑娘说的可是这首?”

    薛冬冬眉色傲然道:“正是!不瞒王相公,此诗正是柳相公所作!”

    哗!

    全场顿时哗然,这首双声子曾名噪一时,传遍大宋,高建不知,其他读书人却是甚熟的。

    王渝眉毛微挑,对着那人作揖道道:“我道是谁,原来是柳三变相公,失敬失敬!”

    梁倩瑛也好奇打量柳三变,不由万福,赞道:“倩瑛亦甚喜此词,没想到今儿碰到了正主儿,真真是蓬荜生辉,三生有幸,倩瑛有礼了。”

    “不敢,不敢!”柳三变内心喜悦,面上却淡淡还礼。

    王渝振奋道:“没想到今日诗词会,竟有名满天下的柳三变兄参加,真是令人惊异,看来,我等一聚,说不得要再出些妙诗妙词,京城定传为佳话也。”

    王渝虽元宵节做诗词败给陆扬,但他名声并未受损,反而更加的名噪一时,因为他的那首都江仙也不是泛泛之作,和陆扬的青玉案堪有一比。

    场面顿时活跃起来,众人纷纷举杯喝酒,有迫不及待者,早已摇头晃脑开始吟诗作赋。

    梁倩瑛秀眉蹙起,对身边小丫头低声道:“你去外面看看,那陆县男怎的还不到?”

    “是!”小丫头匆匆去了。

    绛珠袅袅婷婷凑上来,轻问:“梁姐姐,听说你本次请了陆县男到场,可是真的?”

    梁倩瑛美眸看看绛珠,抿唇道:“是下了帖的,不知为何没来?”

    “想必是事务繁忙,毕竟是官员身家。”绛珠道。

    梁倩瑛似笑非笑的看着绛珠道:“绛珠妹妹识的陆县男?”

    绛珠粉面一红,随即道:“自是认识的,如今东京城哪有不认识陆县男的,绛珠亦不例外。”

    梁倩瑛心下泛酸,暗恨,自家的灯谜对子本是招婿所设,结果对上的偏偏是陆县男身边的一个丫头片子,心下明知对子是陆扬对上的,却徒之奈何。

    就在此时,梁倩瑛的贴身丫头快步跑来,娇喘微微道:“小娘子,那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