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罪证确凿,卷土重来(第3/3页)三国最强主宰
礼仪。
里正看见这番景象,反而吓的躬身作揖,难以相信洛阳王会与妾室、麾下将军同桌用饭。
“大王向来礼贤下士,不必拘礼,何况出门在外,一切从简。”典韦道。
“诺。”额头已然渗出虚汗的里正,应声而起,刚好看见简易搭建的几案上,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菜色。
“大王,您、您是”
里正话音至此,突然跪在了地上,并作揖道:“请大王随小的进村,相信们必会杀猪宰羊,款待大王,以谢大王的恩德!”
“请大王进村。”两个老乡也跪了下来,附和里正的话。
刘辩看了眼面前的饭食,轻笑道
“如果本王只贪图享乐,不仅不会体察民情,更不会与他们同桌而食。
至于杀猪宰羊,免了吧!
救助乡亲们于水火,那是本王的职责与义务,毕竟你们都是汉室子民。”
刘辩话音落下,为身边的马云禄夹了两片菜叶,接着继续吃饭。
马云禄对此,嘴角漾起一丝难以掩饰的笑意,并为夫君也夹了两片菜叶,接着继续吃饭。
典韦与高顺分别看了一眼里正,却没有再理会,反而继续吃饭。
里正闻言,内心五味陈杂,眼中更是闪动晶莹的泪水。
曾几何时
九州百姓皆知,皇子辩举止轻佻、为人懦弱,登上皇位反而被贼子贬为弘农王。
虽然刘辩品行不端,但好歹也是皇帝陛下。
再之后,随着十八里诸侯讨董,大王刘辩兵起弘农,一路北上,阻止迁都的董卓,留下一系列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即使大王的壮举令人难以信服,可随着夺下洛阳城,推行屯田制,再到二次讨董获胜,斩杀逆贼公孙瓒等等一些列事。
这时候,百姓们才逐渐接受大王,不再是曾经那个举止轻佻、性格懦弱的大王。
然,即使此地处于山区,甚至汉中通往长安的官道被斩断,却仍旧难以阻止董卓被杀、弘农王推行屯田制的消息。
董卓的罪行虽然人人得而诛之,但与屯田制相比,显然不足道哉。
故而,即使此间在刘焉的统治下,百姓们仍旧对如今的洛阳王刘辩感恩戴德。
他们相信,益州迟早会推行屯田制,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不消半个时辰。
里正带领全村百姓,再度来到刘辩面前,跪拜、山呼,道尽感激之言。
刘辩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前往帽儿岭,搜集刘焉反叛汉室的罪证。
十分不巧,获得了此间百姓们的拥护、支持与爱戴。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汉室子民。
刘辩身为洛阳王,理应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他们的安危。
刘辩坚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宗室与百姓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与汉室江山而言,缺一不可。
次日。
刘辩命高顺、马云禄率领四百人留守。
其余人则由典韦率领。
四员禁卫随同刘辩、里正以及数位老乡,一同前往帽儿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