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以战止战(第3/3页)三国最强主宰
五斗米教的张鲁,收降一众信徒。
由于刘焉的死因没有公开,百官仅以为洛阳王代天子慰问皇亲。
却不料,竟将危害一方的五斗米教铲除!
重点,不仅杀了掌教张鲁,还收降数以万计的信徒!!
更加重要的是,洛阳王成功在望族宗贼手中收回土地,推广屯田制,此等壮举,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要知道,即使刘焉清除益州内乱,却也没有让豪族宗贼归心。
洛阳王刘辩一出手,豪族宗贼不仅归心,还献出了土地!
此等壮举,如果还称不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还有什么能够称之为壮举?
是以,小皇帝刘协得知王兄归来,命司徒王允带着天子剑前去迎接,以示天子对此事的重视。
然而,出奇的是,百官们对此并未阻拦,反而支持陛下的举动。
殊不知,即使曾经刘辩的种种有违礼数,令人眼红,可对于益州之行所做出的事,完全可以堵住众人的嘴!
刘辩与前来的王允是旧相识,除去基本的礼仪,二人便开始寒暄,近日长安城与九州的动向。
二人的关系非比一般,即使刘辩不问,王允也会巴结他。
刘辩碍于伸出益州,消息过于闭塞,导致伏完纵使掌握详细情况,一时间也难以送入刘辩手中。
二人一路走向长安,刘辩得知三件大事
其一,兖州曹操准备充足的粮草,开始向徐州陶谦发兵,大战一触即发。
其二,刘焉余部向荆州发难,已经与襄阳守军蔡瑁交战,刘表已经返回荆州。
其三,刘繇、唐瑁与袁术交战十余次,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传来消息,朝中多数人认为唐瑁不行,洛阳王不该举荐唐瑁。
尤其针对扬州战事,王允再三提出百官对此事的态度。
眼下,即使百官支持陛下,迎接大王回京,可背后,依旧对大王产生不满。
刘辩对此并未表态,只是轻笑着连连作揖,表示感谢。
刘辩一行,由于走的是驰道,不消半个时辰便抵达长安。
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并未入城,而是在城外驻扎。
其一,兖州曹操准备充足的粮草,开始向徐州陶谦发兵,大战一触即发。
其二,刘焉余部向荆州发难,已经与襄阳守军蔡瑁交战,刘表已经返回荆州。
其三,刘繇、唐瑁与袁术交战十余次,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传来消息,朝中多数人认为唐瑁不行,洛阳王不该举荐唐瑁。
尤其针对扬州战事,王允再三提出百官对此事的态度。
眼下,即使百官支持陛下,迎接大王回京,可背后,依旧对大王产生不满。
刘辩对此并未表态,只是轻笑着连连作揖,表示感谢。
刘辩一行,由于走的是驰道,不消半个时辰便抵达长安。
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并未入城,而是在城外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