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父子交心(六千字)(第3/4页)大唐南皇

人明面上的敌人,以及李贞这个暗中威胁的存在,李承乾此时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前提是不能牵扯到李贞,一旦某件事情和李贞有关系,李承乾定然会拼了命的说李贞的坏话,至少在李世民和百官眼中还是很好的。

    虽然他在老叔牌皮条客李元昌的牵线搭桥下,李承乾依旧和称心勾搭在了一起,但是却还没有让李世民发现,因此李承乾其实在李世民印象中还是一个好孩子,同时也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如果说这还是在原来的历史上,李贞依旧是历史上的李贞,而李承乾也就这么保持下去,稳扎稳打下真的可以成功继承皇位的。

    奈何现在这个时空的李贞是穿越而来的,表现也实在是太过抢眼,将所有兄弟都狠狠的压在了身下,包括李承乾。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没觉得什么,但是时间久了,大家难免会将李承乾和李贞放在一起比较,于是就这么一比较差别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李承乾的表现虽然也很不俗,除了心眼比较小听不进人言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太大的缺点,又有十多年的担任太子的经验,未来李世民驾崩之后,将这个国家交到他手里之后其实也是很不错的。

    然而

    有句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还有一句话叫做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李承乾的表现在大家的眼中已经是很合格了,然而可惜的是,他碰到了一个开挂的李承乾固然表现优秀,但是和浑身闪耀着无尽光辉的李贞比起来,却还差了不止一筹。

    用后世的例子来比喻李承乾和李贞之间的差距的话,那就是李承乾是荣耀黄金,已经够强大了,奈何碰上了李贞这个最强王者,而且还是开了合法挂的

    这还怎么比?

    根本就不用比较好不好?

    有最强王者在,谁会选你黄金啊?

    两人之间足足差了至少五个李泰。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那些和李贞有仇的之外,但凡有一点理性的人,都对会对李贞印象大好,哪怕从法律上来讲,当时的李承乾才是大唐的合法继承人,但是所有人都明白,李贞才是最合适的太子继承人,不免的就对李贞亲近起来。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承乾的心态难免就失衡了,再加上有心人的挑拨,李承乾就视李贞为自己继承皇位的最大敌人,处处与李贞作对,等李贞离开长安之后,更是仗着李贞不在朝中,对他是各种抹黑。

    结果

    大家也都知道了,因为李承乾的屡教不改,李世民对他是忍无可忍,再加上对李贞实在是看好,于是就借着那一次李承乾攻讦李贞的机会,以他不尊孝悌为由,一把将他从太子之位上撸了下来,将李贞换了上去典型的耨做耨带

    虽然李承乾的心眼但是说起来他和李贞的矛盾其实也算是正常的政治斗争,李世民这一次的罢免从某种方面来说其实并不合理,毕竟李承乾也不算犯了什么错误,因此李世民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生气,但时间久了可能就会后悔。

    只不过他后悔的并不是将李贞推上太子之位,李贞自从被立为储君之后,就表现的越发亮眼,短短的两年时间,就立下了许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立不了的大功,这也越发证明了李世民放弃李承乾而选择李贞是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李世民后悔的是,这对李承乾未免也太不公平了,毕竟他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攻击了一下李贞而已,结果就莫名其妙的被罢免了,太委屈了。

    “父皇罢免了大兄,将儿臣立为皇储,这等于是废长立幼,儿臣心中也很是懊悔,何况这也不合礼仪,要不然父皇您重新立大兄为太子得了。”虽然能理解李世民的后悔,但是李贞还是心中觉得不舒服,因此非常不爽的呛了李世民一句。

    李世民虎目一瞪:“你这是什么话?你在太子位置上干的好好的,比高明做的好的太多了,父皇又岂是那种糊涂蛋?岂会为了一丝心中的后悔而自毁江山?如果父皇真的这么做了?那父皇还是李世民吗?朕又拿什么资格去和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李世民可从来都没有这么想过,虽然心中后悔这么对待李承乾,但是李承乾相比于李贞确实差了不少,只有李贞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除了李贞更合适之外,还有一点也逼得他不得不选择李贞作为皇储,那就是如果当时没有罢免李承乾,对于李贞也没有限制,而是任由他这么立功,任由他继续将李承乾遮在阴影里的话以李承乾的小心眼,对于李贞的怨念恐怕会越来越深的。

    而万一到了最后,让李承乾带着对李贞的怨念登上皇位的话他能饶得了李贞?

    就他那小心眼,别说是李贞了,就算是李泰等人都别想好过,估计最轻的也都要被流放,作为李承乾最恨的李贞,只怕难逃一死。

    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另一个问题就又来了假如李承乾真的要杀李贞,而届时势力已经成型的李贞又岂会坐以待毙?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本身李贞的性子也是不肯吃亏的那种连李世民问他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