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啸接二连三的发生与任务计划(第3/4页)13级海啸之后

,实话。这一次虽然咱俩逃出来了,我的感觉不太好。”

    端寒:“你有什么感觉?”

    端寒从不相信直觉,但徐亮这个家伙的直觉往往很准确。

    比如他们刚才从海啸中死里逃生,固然是因为她提前指挥了方向。但徐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靠着直觉做的无数个决定,才是能活下来的真正原因!

    而对于徐亮的这种诡异的直觉,她,甚至包括徐亮自己也无法解释,只能归结为常年上班锻炼出的第六感。所以端寒这种技术达人也会经常参考徐亮的“感觉”。

    徐亮:“我有种强烈感觉,几个月内,会有很恐怖的事情发生。”

    然而很明显的,电视中讲话的共和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学水文方向的蒋以坤教授,完否定了徐亮的观点。

    “以上,我们已经介绍完了次海啸的六个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的海啸是偶发事件,绝不可能发生第二次。”蒋以坤教授侃侃而谈。

    “所以,群众们莫名的恐慌心理是毫无必要的。”

    电视中的主持人一皱眉,但还是附和了蒋教授的讲解:“是的,请广大民众放心。国家级别的研究所已经力开动以研究这次海啸的成因,蒋教授也做出了保证,这种偶发事件一定不会在共和国其他沿海地区再次发生……”

    然而就在此时,电视台主持人话音未落,变故陡升!

    收音机的电台里,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舫老师磁性的嗓音再次被打断!

    “台再次插播一条重要新闻!”

    “就在半分钟之前,我国某津市滨海区遭到强烈海啸袭击!”

    “某津市新港已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据第一时间的报道,某津市新港中停泊的所有船只已被部冲翻!包括一艘巨型远洋油轮!”

    “据现场直升机发回的报道,该船由中船重工设计,由连船舶工厂制造生产,排水量十七万吨。港口内已发现范围的原油泄漏。”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暂时无法估计!”

    “截止到当前,还没有相关的人员伤亡报道。”

    两人听着电台的播报,一时无言。

    端寒忽然道:“老徐,我有时候真想把你的脑子解剖了。看看为什么你的直觉这么准!尤其是坏的方面!”

    徐亮耸肩。

    端寒:“总而言之,这事儿算你猜中了!那么我们基可以排除三胖儿搞事情了,他没这么大当量核弹的。而且津市港属于渤海海域,是共和国内海,他进不来,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是什么能让一个共和国的内海突然发生这种海啸,甚至能够掀翻排水量超过航母级别的超级游轮?”

    因为两人曾经在航母上“工作”过,所以对其有相当的了解。

    似乎航母母舰动辄两三百米的长度已经是人类能够建造的最强海上造物,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超级油轮的排水量远远超过航母。在此次海啸中被掀翻的超级油轮的排水量就达到了17万吨量级,而且还是一艘尚未将原油部卸载的超级油轮。

    这后果可就大了去了。

    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蒋教授显然没有意料到这种情况,他解释道:“就在一分钟之前,我再次接到了我国勃海海域遭受海啸攻击的信息。但是,这并不能彻底否认我刚才做出的推论!海啸的发生依旧是一个概率事件!”

    蒋以坤教授到这里的时候,他旁边的女主持人撇了撇嘴,一个“切”字的口型已经出来了。

    蒋教授继续镇定的解:“下面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数学上有这样的一个概率定理:

    “发生一次海啸事件是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于1%,那么两次概率海啸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呢?计算方式是这样的:1%*1%=1%。这么的概率,已经是极为罕见了。同理,再发生第三次海啸的概率是1%,是万亿分之一的概率!所以我们广大群众根无需担心再次发生第三起类似的海啸事件……”

    蒋教授的这句话没完,因为电台里第三次传来了最新报道。

    毫无疑问,收音机里单田舫老师的《铜林传》今天播不成了。

    “现在再次插播一条重要新闻!”

    “呃上句话怎么这么耳熟。”播音员卖了个萌,“刚才到哪儿了?重要新闻,比刚才的新闻还重要的新闻!”

    “就在刚刚,我国某省连运港、某市州山群岛、某省蒲田、某省山尾港港口同时遭受巨大海啸袭击!”

    电台收音机的声音依旧在继续。

    电视机里的科教频道,情况则发生了变化,黑了一秒钟的屏幕。

    屏幕再亮起来的时候,蒋教授消失了。只听女主持人微笑道:“刚才直播间发生了点特殊情况,蒋教授脸部皮肤突然过敏,血红而鲜艳,他先去休息一会儿。现在连通我们的一线记者为我们介绍一下灾区的最新情况……”

    徐亮和端寒两人互相对视一眼。

    徐亮一摊手:“老端,我觉得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